华北不少地方也是大平原,几十上百公里范围内都没有山,地气也厚(当然比不上陕西),境内有太行山、燕山山脉,起伏变化风水格局也不少。
但是这地方最大的一个养尸地,却一直被镇压住。
这就是鬼唢呐这一门的功德了。
鬼唢呐一门,靠三字令立足,专注于阴魂尸鬼领域,也算有些门道。其中有一首三字令,对于所有的鬼唢呐传人来说,都是禁忌。
这首三字令,威力极大,但是吹出来代价也极大,这可就不仅仅是正义哥吹《黄泉叹》这样的三字令,顺喇叭口流血那么简单了。
这首三字令一出,可以改变山河气运,变幻风水,重塑格局,让养尸地几十年内无法作妖。
但是吹这首三字令的人,通常没什么好下场,消耗灵力不说,折损阳寿,所以鬼唢呐一门,一直寿数不永,普遍不长命,传承自然艰难。
到了雷玉成这一代,原本是要再次镇压的时候了,偏偏雷玉成还没等到镇压的时候到来,就已经身染重病,虽然做了手术,命保住了,但是身体大不如前。
本来距离再次镇压养尸地的时间,还有个几年,似乎可以再等等。
但是最近出了一些意外,正义哥得到消息,不知道是不是谁动了养尸地的风水,破坏了前代鬼唢呐传人的镇压之术,这养尸地居然提前变化了。
这可不是小事儿,现在不比几十年前,到处人烟稠密,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恐怕会酿成大祸。
其实我有点好奇,这个养尸地到底在什么地方?正义哥又是怎么判断出来养尸地的镇压被破坏掉了呢?
正义哥犹豫了一下,告诉我,养尸地并不在港城市范围内,而是在临近的一个县——滦州。
滦州是个非常古老的县城,具体的建城年代已经很难考证,但是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古国——孤竹国,很多重要的遗址都在滦州范围之内。
孤竹国本身可能还算不上特别有名气,但是孤竹国的末代国君,却非常有名,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一笔。
伯夷、叔齐,就是孤竹国的末代国君。
这两个人身上,有着一种北方人民特有的实在性格。本来传王位,两个人彼此谦让,都不愿意干,还跑到周国。
后来武王伐纣,两个人又逆历史潮流而动,非要劝说武王。这么实在的人的话,武王当然不会听。
等到后来,两个人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孤竹国到了齐桓公的时候,被齐桓公伐山戎的时候,顺道灭掉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历史书上。
滦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气候和暖,土壤肥沃,燕赵东部一条重要的大河滦河穿境而过。
按说这样的地方,都是风水宝地,怎么会有养尸地出现呢?
正义哥也说不清楚,只是提到这事儿是故老相传,关于风水的事情,他懂得的也有限。
只不过,那个养尸地现在的位置,也不是在滦州县城内,而是南边一个村子里。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出过什么大事儿。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雷玉成听到了一些消息,虽然都是些乡村里流传的奇闻异事,不过因为关系到鬼唢呐门内养尸地的传闻,所以就留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