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萌看到一辆红旗轿车停在了店外主路临时停车位,下来一个中年阿姨,从后门那里搀扶着一个年轻人走下车子。
年轻人的穿着让她觉得些微面熟,当他坐上轮椅之后,她终于认出来,那位应该是宋阿姨带着来过一次店里的科技大佬华可为。
如果没有经历过神仙乱绑红线的那个梦,她可能并不会太在意这位“回头客”,如今见华可为来她的店里,她不免心中有点紧张。不过很快她又镇定下来,上次华可为来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与她说过什么重要的话,她害怕什么?她难道就不能是卖的饮料好喝,人家路过进来买个咖啡奶茶啥的回味一下么?
董玉萍将华可为推到了店内。她来之前就见过工会那边贴的最新的鹊桥活动合影,听老宋提起这店主姑娘不一般。那次活动她虽然没有参加,但参加过的小护士们全是念念不忘,倒不是说对活动中认识的男孩子怎样,而是说这里的氛围好饮料吃食也不错。
董玉萍觉得自己是上岁数的人,与年轻小姑娘们喜欢的时尚多半是不搭调的,结果进了这店里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老宋也会喜欢。
这店里不仅有时尚元素,还有一种舒服的文化底蕴,大约是那面被整理的井井有条的书架,以及每张桌上摆着装饰用的真花,墙壁上悬挂的画,完全区别于街边那些庸俗的餐馆。阳光洒进来,室内散着国际高档酒店的奢华优雅格调。这种地方,华可为大概也是会喜欢的。
华可为自己找了个临近吧台的位置,简萌已经赶过去将一张椅子撤出来,便于他的轮椅停进去。
“两位客人喝点什么?”简萌将手写的菜单放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
这菜单是黑色的卡纸对折几页,用彩色尼龙绳在折痕处拴好,打了漂亮的绳结,每页上用荧光彩色水笔写好了内容。
有15元畅饮,以及各种单点饮料、点心的价格,所有内容都是中英双语写的,最后一页特意写了接受包场生日宴等活动以及预订电话。
每一页除了菜单正文内容,边缘都手绘了花边。这种菜单比印刷的彩页更精致,也更独特,显示出了制作者的艺术功底。
华可为上次来就看过菜单,发现里面的英文词汇翻译的一点错都没有,那时他就想问问这个菜单是谁写的,今天正好有机会,便看似随意的问:“你这个菜单看起来很别致,哪里做的?英文翻译的也很准确呢。”
简萌心想在现实世界里打工的她,当年因为是相对高的学历被店长强行安排翻译菜单,她那时候可花了不少功夫查资料问人请教,才弄出了一套靠谱的对应词汇。都是她自己辛辛苦苦弄的,所以至今记忆格外清晰。
她制作菜单的手法也是在现实世界里跟着店长学的,自己写写画画都是业余爱好,整个组合在一起才上得了台面。这东西就是复杂精致,比印刷品做的普通菜单更特别而已,实际上单看写的字和画的边角花边,表示饮料酒水点心的小符号,如果在后世并不新鲜,是随便上网就能查看到的“创意”,在这个时代还都是很有特的。
董玉萍拿过菜单看了看也啧啧称奇,她去过不少高档餐厅,能像这样精致的手工制作的菜单很少见,不过偏偏很有特色,生生又将店里的品味拔高了一些。
“华先生,这位阿姨,我这个菜单是图省钱自己做的,翻译是自己查资料翻的,也不知对不对。”简萌谦虚了一句,其实也不算太夸张。现在普通文印店的软件功能很有限,排版印刷的不好看还费钱,当初开店前有一些时间能自己做就做了,买的都是批发市场的文具材料很省成本。剩下的文具自己平时读书记手账也能用到,一举多得。
华可为的心跳不自觉的加快了,她居然还记得他的姓氏。而且这么好看的菜单,这么准确的翻译都是出自她的手,他禁不住问道:“这个……菜单,能单卖我一份么?”
“?”简萌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是华可为单点了什么东西,还是说想买菜单?“抱歉,这个菜单是非卖品,当时就做了三套,现在店里客人多了都不够用。”
董玉萍听的也有点吃惊,虽然老宋话里话外隐隐提过华可为或许喜欢这个简萌,她也见他手机里存着简萌的照片,不过这种一厢情愿的单恋应该无法长久。这个开饮料店的姑娘长的再好看,也与国家重点保护的科学家差的太远了啊。自从华可为接触过这个简萌之后,应该有专人调查过这个店和店主的身份来历以防不测,没说查出什么问题,却也肯定是不看好的,否则早会有人促成更多的接触了。
“小华,你说哪个饮料单点好喝?咱们出来时间不能太长,畅饮不如单点吧。这里咖啡好喝么?”董玉萍岔开了话题。
简萌觉得这位董护士长看来是个沉稳懂行的,竟然岔开话题了。如果宋阿姨对自己印象好多吹了几句,到了董阿姨这边应该也能把持的住,对,就应该这样,不能让华可为太随心所欲了。有人看着,到点就走,将来华可为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应该不会再来找她。有神仙拴的红线又能如何?他不说,她就当不知道;他若敢表白,她就说自己已经有了心上人,以她那低学历和曾经原主的黑历史,应该就不会再见到这位被重点保护的科学家了。
简萌顺势给推荐了店里卖的最贵的咖啡。华可为倒是不挑,说什么都行,董玉萍就按照医嘱和华可为平时的饮食习惯做主,给点了两杯不同的,并没有搭配小点心。
简萌拿着菜单离开,回到吧台做咖啡的时候,简约却凑了过来问道:“姐,要不然我帮你端咖啡过去吧?”
简萌不知道简约从哪里看出来她对那两个客人有逃避的心态,不过他既然提了,她当然乐得清闲。反正这两人应该不是反派的探子,而且他们在店里,周遭或许还有便衣出没,一般私家侦探就算摸到附近大概也会暂避风头,免得再引发其他误会。
简约人小,分了两次才端了做好的两杯咖啡,以及相应的糖、奶等用物过来。
董玉萍自己有个独生女儿在国外读书,家里没有小孩子,平时看人家议论儿女孙子她就觉得有些寂寞,如今见到简约这种粉琢玉砌的小娃娃,立刻要走的心思瞬间抛到九霄云外了,忍不住和简约说话:“小朋友,你几岁了?”
“奶奶好!我五岁了。”简约耐着性子演小孩,毕竟不能得罪客人,还要有点礼貌。
“你和店主是什么关系?”董玉萍故意逗他,她听老宋提过简萌这个弟弟,知道他聪明伶俐。
“店主是我姐姐。”简约答了一句。
华可为问道:“小弟弟,你姐姐喜欢什么你知道么?”
“我姐姐喜欢看书。”简约像是一个真小孩一样对客人吹嘘自己的姐姐,“她懂很多事情呢,最近还和几个大哥哥一起开了公司。”
“是老宋一直在忙活的那个体检中心吧?”董玉萍听老宋念叨过,老宋看起来对这个事很上心,还说服了好几个已经退休的老姐妹与没返聘的医生一起“创业”。当然医院领导那边也给了很大的支持,特意将医院临街的一处三四千平米的裙楼门面都租给了老宋,租金比租给外人便宜一些。
华可为也听宋阿姨说过体检中心的事情,不过他更关心简萌与“几个大哥哥”这件事。他问道:“你姐姐是与人合股开什么公司呢?”
“是投资公司。宋奶奶的体检中心只是他们公司的一个项目,她另外还投资了一个项目,是做招聘网站的。”简约口齿清晰的描述了一下实情,顺势推销道,“等做好了,你们单位也能通过这个网站招聘人才。”
现在能用电脑的一般都是高科技人才或在校的大学生,华可为听后眼睛一亮。他对未来的构想并不只是完成国家安排的任务,他还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自己也创办公司,像米国那些做科技企业的人一样,学以致用,转化成真正的社会价值。
搞科研用研究院现在已经组建的团队没问题,将来经营公司就需要更多综合性的人才。如果在网络上发布消息,搜罗人才就能突破地域限制,不用全国各地跑着开招聘会了。
可惜现在国内的专业招聘网站几乎没有,都还只是大门户网站上的一小个版块,流量比不过传统媒介的宣传。不过网络化进程迟早会加速,国内经济突飞猛进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电脑,上网都不再是问题。
华可为在国外生活多年,电脑的使用在米国比国内普及多了,而国内虽然起步晚,却赶上了更先进的计算机革命互联网革命,从一开始就采用更先进的设备而不用考虑淘汰老旧设备的成本,这反而是一种优势。
随着国力增强,国内与国际的在学术方面的接轨,无论是科研还是普通百姓,对电脑的依赖必然会增强。提前设计好网络平台,无论是做招聘,还是将来做其他的,包括体检中心网络化管理这些概念,都是十分超前也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
医院中的医生护士只能和他聊治病和养生,探讨更先进的科学理念、或者是畅想未来社会发展模式,他已经憋了好久找不到能倾诉的人。如今从细枝末节听出来,简萌能投资那种公司,一定是见识不凡,超前于普通人,看看简萌的弟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聪慧,简萌岂不是更不容小觑?说不定他们是家学渊源,隐于市井的大才。
想到这些,华可为当然不会再闷头喝咖啡,问简约道:“能请你姐姐过来么?我有个问题或许她能解答。”
简约狐疑的看了一眼华可为,猜测他的真实用意。这种少年天才国家重点保护的大科学家还能有什么问题问别人么?
董玉萍所在的大医院,每年都是各种学校抢着输送人才来,从来不会为了招聘发愁,她也是上了点年纪,对简约提起了的网上招聘什么的理解和想象实在有限,关注度还不如那个体检中心,因此没多问。
但华可为突然说有事问简萌,这让董玉萍也很疑惑,可大科学家说话办事与寻常人一定是不同的,医生也叮嘱过出门在外尽量顺着华可为。她低头看看腕表,时间还有,那她就先不催着走,反正咖啡还有点烫。她也好奇华可为会问简萌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