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有邮储银行能取钱汇款,也可以开通一个小的储物柜,换到钥匙和凭证,简萌按照既定计划从存折上取了一万块出来,又将郑新鹊家的房契地契都存了进去。存物品时备注写是重要证件,用钥匙和存物凭条一起才能取出来。开通储物柜租半年也不过二百块,能为大家都省去不少麻烦,简萌还是愿意花这笔钱的。
简约看着简萌办理这套手续的时候,不自觉的愣愣出神。他依稀记得自己也办过类似的事,寄存了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当然肯定不是在这个镇子。那如果他改变了样貌,身上也不见了遇良言相关所有证件,他不信任其他人的情况下,该怎么拿到他的应急物资呢?
办完这趟事,简萌带着简约又回到村里,单独找了村长。一是一万块的钱不能不给,另外那储物柜内的东西也讲了。
村长愣了片刻才恍然:“你只是给我钥匙和凭条,也是为我打算了。如果我直接拿了他家房契地契,少不得惹麻烦。小萌,你有心了。”
简萌说道:“您也不必管太多,郑家将来若有人回来,找不到我肯定来找您问。您到时候将这两样东西给他们,只说是我让您转交,您不知道存了什么。他们若是没心,回村都不来您这里,您也犯不着去主动找他们。”
“可他们若是几年都不回来……”
简萌压低声音道:“这半年应该会回来,我听说会有拆迁的事情。”
“那是隔壁村,咱们这里哪可能拆得到!隔壁村说是修机场,国际机场那边已经那么大一片都圈起来了,再建设一个航站楼能用多大地方?”村长感叹了一句。
帝都的国际机场早年只有1、2两个航站楼,后来建设了超级庞大的t3航站楼。这楼有多大呢,简萌在现实世界里看过一个段子,讲当初建筑师驻场配合施工建设t3航站楼,都不是走着巡视工地,而是特意打报告由设计院批准给买了辆几万块的奥拓,在工地上天天开着车来回巡场。驻场一年多,奥拓生生开报废了。
如果有买到t3航站楼的出发机票,是需要提前2个多小时就到机场,安检打出富裕时间,另外从安检口到真正登机口,走路到最远端有的时候超过半小时,时间不够充裕会误机。从t2到t3之间是依赖摆渡小火车十几分钟吧。总之就是超级大,穿高跟鞋走路很绝望的那么远。
除此以外,新机场航站楼这个项目,还带动了周遭一大片空港产业园区的建设,圈地众多,拆迁涉及多个镇子诸多村子。
简萌随便提了几句,谎称是听帝都的朋友说的大区域规划,自己也不懂。但村长有渠道多少是知道点,多方综合看拆迁到他们村子也还真有可能。
村长就问:“那立山这就毕业了,他的户口本来是大学入学就要求迁到学校的,如果真有拆迁的事情,那还是迁回村里合适?”
“这我就不懂了。王二哥毕业后找个大国企或者考公务员,应该都不会再回村里了吧。”简萌装傻充愣。
正说话间,王立山回来了,看见简萌也在,听了一耳朵说什么不回村里,他倒是没避讳,赶紧解释:“爹、小萌,我将来可没说不回村里。我毕业前计划考公务员,考试的流程都打听好了,万一能考上就申请从基层开始做起,当村官,为家乡建设切实做出贡献。”
“傻孩子,你考公务员爹不拦着你,但考上了肯定在城里做官,为啥还回村里?”
“咱们村子有什么不好?现在也算是帝都近郊了,国家大规划说这边要搞航空产业,不只是种地。时代已经不同了,基层干部也要吸纳新血液,创新思路带大家一起加快致富的脚步。”
若说刚才村长对简萌的话将信将疑,现在听自己这个大学生儿子也如此看好村里的未来发展前景,自然是高兴,于是将简萌说的那个拆迁的事又讲了一下。
村长讲不清楚的地方,简萌随口补充两句,不免惹得王立山刮目相看。
简萌说的并不只是拆迁的事,还提了提村民拆迁后怎么提高生活品质的问题,不是守着房子收租子那么简单。原本大家是种地营生,拆迁了有楼房住了,可地没了。收房租比种地清闲,但清闲了会滋生各种问题,一定要给他们找事情做才不会空虚。否则大家都闲呆着吃喝pao赌,年轻人不思进取,还不如种地时的苦日子,好歹能落下个强健的身体。
王立山也想过这个事,听说以前别的村拆迁暴富的人,不务正业du博成性,很快输光了家产连房子都没了。他皱眉问道:“照你这样说,将来大家都会迁入楼房住,不种地了干什么好呢?房子好租,收钱便是,大家为啥还要辛苦去厂子里上班工作?”
“整村的风气要靠领导干部来管来带,大家只有见到更好的,才能有拼搏的动力。举个例子,我听说拆迁给的房子就是四白落地,自己住不觉得,但出租呢,有点装修家具齐备的肯定能更好租、租更多钱。
租出去的房子都装修的,自家难道不图个更好的居住品质?本村没有这种好房子,带着大家看看更富裕的人家里怎么装修怎么生活。这些真材实料都要花钱,想奔着更好的去,那自然要进厂子去产业园做工,才能更容易实现。”
简萌用质朴的语言描述这番道理,
“我若是没去过南方,看不到那边发展的快,那边小县城里有钱人住的用的丝毫不比帝都差,还更接近了港城的小资风格,窝在村子里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远的不说,近处帝都城里也有高档房子好的社区。拆迁不发的东西,咱们自己挣出来。新的居住社区政府没有钱建设的,村里的领导干部们想办法引入产业,给大家找工作机会,一起努力改善,这才是良性循环。”
王立山听得激动万分,简萌说的正是他想了许久却没有理顺的思路。
他从小看着父亲辛苦付出,耳濡目染一直思考乡村治理的一系列问题,思考村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觉得新时代的村官不只是父亲这一代的老模式,更应该与时俱进、利用好各种新的契机和政策搞活经济,转变村民的观念,带着大家开眼界,一起赚钱把人心留住。否则青壮都去了城里再不回来,村中只有老弱被动的发展,村干部的工作只会越来越难。
简萌说的引入产业,让拆迁后的村民融入新产业建设,有工作做或许是个解决的办法。改日,他要找学校的专家请教空港的规划是怎样的,产业怎么布局,提前谋划好。
没想到简萌的思想竟然这样新、这样好,比他的大学同学高明不少。他看简萌的眼神不由得又有点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