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7章 程家的祖训?

(说一个悲伤的事,作者很嗨的写了两章烟叶的内容,咳咳,元芳版的包拯都能啃苞谷,作者为什么不能写烟叶呢?然而,权衡之后,作者还是含泪删文了。求收藏安慰受伤的老心脏。)

如果大唐处于保守期,自然是一个稳重的储君合适。可是,观音婢,如今的大唐正处于扩张期啊!继朕之后的君主,必须是有锐气、勇于进取的,这样才能让大唐不断的前进!李世民抖出一张较小的舆图。你看看,在这天下,朕的大唐才那么点啊!

长孙无垢不是第一次看到这舆图,但每次仍然觉得触目惊心。

世界真的那么大吗?

要不然,王恶那混账与冯盎折腾出海,朕能同意?李世民挺胸,一不小心,小肚腩凸了出来。

看着皇后似笑非笑的眼神,李世民自嘲的笑了笑:髀肉复生矣。

李世民变相的表明没有易储之心,长孙无垢这才放心。

自己生的娃儿自己疼,李承乾即便有点小毛病,也终归是个好娃儿。

青雀那性子,做个逍遥王爷、做个朝臣是绰绰有余的,可是绝对不能为君王啊!

蜀州。

李恪突然觉得无形的压抑,哪怕冬季对蜀州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依旧觉得心头发冷。

原本一呼百应的局面突然冷了下来,蜀州大小官员对这位蜀王忽然敬而远之,身边的蜀王宾客周顺也由原先的多嘴多舌变得沉默寡言。

为甚?

李恪是个聪慧的人,甚至在皇子中是难得文武双全,只是微微思索,便明白问题所在。

成也血脉,败也血脉。

身上的前隋血脉,能聚集更多人为自己助力,也能让朝中对自己更为忌惮,一旦自己遭到冷遇,八成又是因为前朝的糊糊事。

母妃啊,远离这些失控的因素吧,天晓得甚么时候额们母子会被他们害死。

长孙皇后倒是有容人的气量,可是,你觉得她的亲兄长长孙无忌有那气量么?

李恪一杯一杯地喝着闷倒驴,愁肠百结又岂是区区闷倒驴能浇灭?酒入愁肠愁更愁!

虽然仅仅是十二岁,但李恪已经如成年人一般成熟,弓马文章烈酒样样能行,所以李世民才会夸他英果类吾。

然而,也正是这一句,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与前朝藕断丝连的人频频联络他,甚至不顾他的意愿组织了一帮人马,这就更让本已忌惮他的朝臣们对他更加严防死守,御使更是动不动就弹劾,管你有理无理。

殿下却莫再喝了,娘娘那里恐怕不好了。老宦官忧心忡忡。

李恪的手一松,杯子稳稳的落到桌上。

蓝田伯的阿娘赴皇后娘娘的筵席,归途中有游侠儿试图绑架,而那些游侠儿是接了逍遥榜的悬赏老宦官轻叹。逍遥榜又是前朝末年皇家设立的。

李恪眼睛晦暗一片:所以,逍遥榜被灭了,还牵扯到母妃,虽说父皇不会处置母妃,但冷遇是绝对少不了的。

老宦官轻叹:正是,听说已经下了禁令,三个月内不踏入娘娘寝宫。

李恪叹了声气,到书桌旁,执笔写信,劝说杨妃与前朝势力一刀两断。

一名亲卫走了进来,拱手道:启禀殿下,大雪塘有流寇作乱,盘踞在峰上。蜀州折冲府对此无能为力。

真不是折冲府推诿,实在是蜀州多山,按后世算法,低的海拔大约八百米左右,而大雪塘海拔五千多米,峰头虽不大,却实实在在的寒冷,且有着明显的高原反应。

取本王甲胄!李恪霍然起身。

不是为大唐,不是为子民,本王豁出性命的拼搏,只为母妃少受一点磨难。

寝宫内,接到李恪书信的杨妃满眼泪水。

母妃,你怎么了?年幼的李愔惶恐地用小手擦着杨妃的眼泪。

你兄长来信了,母妃想他。杨妃只能用这言语搪塞,难道还要让李愔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么?

娘娘,陛下已经一个月没来了。宫女忧心忡忡的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