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婢不敢当……有劳姑姑了。”
一一扶着我和杨丝蕊上船坐定,紫萍笑着抓过船桨道:“长孙姑娘、公主,你们坐好了。”
紫萍还未摇桨,杨丝蕊调皮的一笑起身,惹得小船不停的晃悠。
我犹作镇定的用手抓着船中间的隔板,伸出另外一只手抓住杨丝蕊,牵着她坐到了我的身边。
一到我身边坐定,杨丝蕊热络的挽着我的胳膊说道:“观音婢,我已请示了父皇,明天去白塔寺进香。”
白塔寺在四明山上,离丹阳宫有一定的距离,当天来回的话有些赶,须夜宿白塔寺……那就必须有大部人马相随保护……
我思索间,只见杨丝蕊有些羞赧的又道:“父皇命二表哥护我前往,你……你陪我去好不好?”
又是二表哥?
瞧那小女儿情窦初开的神情……我的心骤然提起,只是一刹那,我又恢复了平静,“我的风寒之症尚未痊愈,明日出门只怕不妥……”看她眼中尽是‘担心’,我明白我的推辞正中她的下怀,是以我继续说道:“公主就饶了我罢。”
见我说得诚肯,杨丝蕊似解脱般的一笑,“也好,免得路上再感风寒……若真如此,二表哥只怕不会饶过我。”
这话是有意试探么?
故意低下头,我撇嘴一笑,“公主说笑了。二郎和公主是兄妹,有着浓浓的血源之亲……不论出什么事,想必二郎定会维护公主,哪有为我等贱民而疏远公主的道理。”
虽没有听到杨丝蕊的回答,但看着她习惯性的捏紧拳头,我知道她此时有些紧张也有些得意。
为了避开关于李世民的话题,我看向远处,但见海岸茂竹苍翠欲滴,繁花争相斗艳,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甚至直接架空于碧波之上……
妙哉!
“公主,你知道那处亭院为什么名唤见山楼?”
果然被我引开话题,杨丝蕊随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见山楼?为什么?”
我一笑说道:“晋时大诗人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见山楼’源自于此……表其淡雅芳沁之心,闲云田园之志。”
‘哦’了一声,杨丝蕊笑道:“这楼的来头倒也雅致得紧。不过这见山楼虽名为见山,却是三面环水,常言道‘楼为心,水为局’……要是我,就取一个与水有关的名字。”
我莞尔一笑,“公主说得是。”
“咦,观音婢,瞧,你手边那朵粉色的荷花真漂亮……我要,我要,快摘给我。”
公主有命,不得不从。
我稍稍起身,小船在我的起身下晃了晃……我抑制心中的恐惧伸手,奈何尚差一点子距离。
紫萍知道公主要荷花,说着‘长孙姑娘小心些’的话,摇桨靠近。
触手可及,我将荷花摘了下来,递到公主手中。
“谢谢你,观音婢。”说话间,杨丝蕊将荷花放在脑门上左右的比画,“看看,戴在什么地方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