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训练与施雨辛猜想的一样,虽然陈龙不是队伍刺头,但李里程还是找着法的来整他,虽然心头气不过,但他没去计较,再怎么着也就两个月,时间过了对方也不好意思再找他麻烦了。
而且,大地震就在今年发生,没几个月时间了。他倒是想知道,高层对这些士兵采取什么态度,是当作弃子,还是选择保存。
如果是第一种,陈龙不介意将自己得到的消息散布出去,反正当兵的目的已经达到——能够出入基地。到了外面,在应付大地震的同时,自己异能的秘密也可以较好的保存。
第一月过的非常艰苦,不过进入第二个月后,他们的训练开始着重微型机甲操作。
微型机甲在陈龙看来不过是装载在身上机器人,它们功能很多,唯一与机器人地区别是,主动操作权在人手里。
微型机甲全部展开也就三米,采用的材料是十年前研究出的,到现在也没被超越的特种金属。轻、硬、有伸缩性是它的主要特点,没有展开时,它的样子和数字化单兵装备差不多,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只是觉得后者小了些。
机甲上的机械沿人体骨骼固定,契合人类运动要求。只是与新型的大机甲相比,它没有保护操作人的作用,在战斗中,人类受伤概率并没有因此降低。
那些大机甲和陈龙动画中看到的差不多,人坐在操作舱中对机甲进行操作。一旦出现危险,机甲会首先保护人体,将人从机舱中弹出。当然,操作大机甲的技术要求比小机甲高太多,别看两种机甲只有“大”、“小”之分,事实上,两者对操作人的身体要求有天壤之别,把操作小机甲看成学赛车,那操作大机甲就是开战斗机。
“记住一个要领,操作机甲的最高境界便是将它当做你身体的一部分。”李里程对陈龙他们告诫说。大机甲被战士们称为装甲机器人,虽然完全可以制作成巨型机器人不用人类控制,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但凡有巨大破坏力的大型机甲武装都要采用人工操作。
身上装有机甲的他们能轻松的将那些看起来巨大,以前只能装在车辆、坦克上的武器扛在手中。看似作用和装在车辆上差不多,毕竟放在坦克、车辆上攻击角度、推进速度并不比放在机甲战士手中来的差。但机甲战士有个优势,能在各种地形中稳定推进,即使荒山岩石中也不差,这是车辆等工具不能具有的。
第二个月过去,大家对李里程的恨已经没开始那么大了,毕竟他是真的为他们。机甲虽然给人带来巨大力量,但有时候还会让人体承受很多负载,这就需要强壮的体质。而李里程两个月中教给他们的都是真本领,没有一丝作假。
“砰砰砰——”看着前边五百米出的小山坡被弹幕覆盖,陈龙露出微笑。凭借手里的武器,他自信自己能正面应付三个融食者。当然,正面战场上他是没机会了,战场资料显示,现阶段的融食者多以偷袭为主。
视野宽广的地方是看不到融食者的,至少现在是这样;要是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与融食者见面,九人小组应付五十只融食者不在话下。
融食者的隐藏手段很高,清剿它们时,军队一般以营级规模进行。
“陈龙,你准备带多少食物。”明天他们就要离开基地到外面搜寻融食者了,大家都很紧张,不知道会遇见什么。陈龙和他们不同,对于终于能离开基地非常高兴。
若是没有得到大地震的消息,他可能就一直这样过了,安安稳稳的在基地做个小民,然后等清剿完融食者,再想办法回到原来的世界。
显然,似乎受到厄运之神眷顾的这个世界没有丝毫停息下来的意思,一场接一场的灾难不断来袭。就目前,陈龙便看到了几个之后发生的危险:
大地震之后,基地防御若不及时修补,如何对付融食者?地面交通瘫痪,如何补充数十万人的粮食、水源?
另外,能源系统会不会出现问题,要知道,这个世界的人类对能源的需要是陈龙所在世界的几倍;最后还有机器人问题——机器人限制逐渐解封,不知道高层会不会最后彻底用机器人进行战斗,陈龙印象最深的,便是终结者这部电影。
至于其他,陈龙相信还有,只是自己过往经历限制了他能看到的危险。
而他最担心的并不是食物问题与能源问题,而是基地防御一旦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如何应付融食者?他可不相信被高层如此重视的大地震过后,基地地面依然平整如旧。
现在成为军人,陈龙不相信高层会把他们丢弃,说的通俗点,他目前就是统治者的打手、他们的小弟,在没发现绝对的灾难前,陈龙觉得他们不会随意放弃自己。
因为这次要进入的地方没有交通,所以后勤不能跟上,此时病毒肆意整个世界,山区植物是不能食用的,这让以前花去很多精力研究的野外生存教程彻底淘汰。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病毒出现前对自然界的研究课题已经成为历史,用去十年二十年得到的数据成为一张废纸,这种无形的损失是除人类大量死亡外对文明最大的伤害。
“不了,在野地荒山中,融食者对我们的威胁太大,加上融食者体温的不稳定,我们的探测手段在它们身上根本用不上,相信上层是不会让我们在那里待多久的。”陈龙整理的自己的东西,虽然已经检查了一遍,还是不放心,再次一件件的确定,“我们不是弃子,对上面的人说,即使是弃子也不会用在这么无用的地方,不是吗?”
陈龙与其他几人关系处的不错,不过所有人对以前的事缄默不语,大家将它压在心底,作为美好的回忆。陈龙多少能想到些,但他也有自己的秘密自然不会八卦,询问他人的曾今。
“准备好了吗?”施雨辛是他们这个九人小组的组长,只是大家习惯称他为队长,“组”这个字给人文绉绉的感觉,没“队”来的坚定、果敢。
陈龙和大家一齐点头,“就等着你这句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