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05、105:快订阅105章

韦琢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这样说也对也不对。你要是九年都没考上举人,人家进士或许一看你没有天赋,就不想收你为徒了。而现在我们还小,看着中举的可能大,有些进士就愿意收我们为徒了。”

“这就要看个人的看法了,我暂时不想拜师。”俞阅应着。

刚开始上学的时候,他的确是渴望得到一个好的老师教他。

真正拜了师,夫子对你就极为用心,那跟一般学堂里的夫子教学生完全不同。

后来蒋夫子他们用心教他,他心里很感动,想要拜师,对方没同意。

再后来,他慢慢的对自己有了自信,开始考虑一些问题,想的多了,也觉得能不拜师,还是先不要拜师的好。

如果要拜,一要认真挑选老师,二要非名师不拜。

老师收徒会精心挑选,其实徒弟拜师也要挑选。

而他,更是要用心,因为这里边牵扯到了关于以后的一件大事:党派。

历史上向来都有党派之争,有时候入了一派,便脱不得身,这个时候,没什么牵连才好。但同样的,也会失去很多优势。

国家朝堂肯定有党派,争斗不重的话没有什么关系,要是争斗激烈的话,一不留神就会成为被牺牲的棋子。

像前世他的靠山耿大人,为官如何他不太了解,为人的话,他觉得还算好。这人突然没半点风声的出事,也不知道是党派之争还是利益之争或者是真做错了事。

他如今连举人都不是,离国家的朝堂还太远太远,很多东西根本就不懂,要是贸然拜师没拜好,以后可不是得后悔死?——以他如今的身份能拜个举人为师,要是他的举人老师最后成了进士归了某一派,他半点阻止不了。

运气好了是能拜个进士的,不过他也不好问对方归于哪一派,没有他挑别人得罪人的份,只能自己查。自己查却未必能查出什么来。

总之一句话,做任何事,都要小心为上。

韦琢小声嘟囔一句:“我想拜书院里的山长或者副山长为师。”他们学识是书院里最好的了!

俞阅笑了:“不止你想,我也想,很多人都想。”一个有着巨大人脉又不在朝堂为官并且学识惊人的大儒,是一个助力最多限制最小的存在。

韦琢笑了:“咱们就想一想吧,全书院几千学子,山长哪里会记得我们?要记也是记那些顶尖优秀的学子。”

“想要让他们记住我们,也有办法啊。”

“什么办法?”韦琢追问,没发现俞阅在逗他。

“努力变的最优秀,自然就被人知道了。”

“去你的!”韦琢伸手拍了一下俞阅,认真问他,“你来问先生,是考虑好了人吗?”

“我看咱们县里的邓举人不是开了散馆嘛,想着让你爹去当说客,看能不能让他暑期教教我们。”这便是俞阅来找韦琢的目的。

韦琢想起了邓举人,点着头:“他的散馆都开了好多年了吧?一直挺有名的,我记得我刚上学时我爹还想着要不要把我放进他的散馆呢。”

“他教出来过一个举人,教学生的经验和本事都有。”这个邓举人,俞阅也是多方考虑才想到他的。

韦琢摇了摇头:“人家往常怕也是在暑期教学生吧,都有固定的学生,让他放弃那些学生来教我们,怕是不好说成事。”

“没什么不好说的,价钱开高一点,要是他愿意,我就去再找几个人,下来钱平分。要是不愿意,我们跟着他教的学生一起学,也可以。”

“那我爹出去了,我还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呢。要不我去问问我爷。”韦琢起身,刚出了门,就发现韦举人在房门口。

他顿时不乐意了,生气了的喊人:“爹!你怎么能这样,偷听我们说话!”

韦举人笑道:“我可没偷听,是你们自己说的话跑到我耳朵里来了。”

韦琢当下就不乐意了,甩着手不耐烦:“你耍赖,你怎么能这样!”

俞阅看着他们相处,心下是有一丝羡慕的。

苗盛活泼好动,好奇心也强的很,韦琢比苗盛要安静一些,也体贴,平时跟他们相处可没什么气性,耐心也好。

人只有跟爹爹感情好了,才会这样。

而他,对父亲使气不耐烦这种事,两辈子都不会做。

前一辈子跟父亲感情不好,没有这样的机会。这一辈子父子两的感情倒是好了,就是他身体里装的是一个成熟的灵魂,做不来这种事。

“好了好了,是我不对。”韦举人道歉,转过头来向着俞阅笑道,“我并非有意偷听,只是回来时听下人说你来了,就想来看看,没想到遇到你正教育他好好学习,就移不开脚步了。这小子平时不听我的话,我倒是想看看你是怎么教他的,能让他努力起来。”

俞阅笑了起来:“也没什么方法。”不过是一些孩子从来不爱听家长的劝,却愿意听朋友的劝而已。

家长劝起来会嫌唠叨,朋友劝起来有时会用心听。用心听了,自然听得进去了。

韦举人见俞阅没介意,笑道:“还是你心胸好。既然你们上进,我现在又没事,那我们就去找邓举人吧。”

韦举人立刻让人套了车,带着两人坐着车去往邓举人家。

韦家的车变的好了,拉车的骡子也变的好了,连赶车的新车夫看着都极为精神了。

一人中举,全家跟着受益。

车上,韦举人却没有说学习的事,而是问起了俞阅来:“府城里的房子价钱如何?”

韦琢奇怪道:“爹你问这个做什么,你想要在府城买房子吗?你怎么不问我,我虽然在书院里,也经常跟着苗盛回他家,知道的!”

韦举人扫了一眼韦琢,问他:“城东的房子价几何,城西的房子价几何?城南城北的房子又是价几何?一进、二进、三进、四进,新房、旧宅、自建,各是价几何?”

韦琢:“……”

张了张嘴,反应不过来,韦琢凭着直觉问:“你问这么详细,谁会知道?便是俞阅也不知道啊,是不是?”韦琢把目光转向了俞阅。

俞阅点了点头:“我只是大约知道,并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