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月华升,待晨钟响起之后,繁忙的阴街便开始了它一如既往的拥挤。
穿行在鼎沸的阴街上,孟婆一路行来,虽是拥挤了些,但却始终没有人冲撞到她,因为凡是她走到的地方,人群便会自动的让开一条道来,仿佛她是什么可怕的生物一般。
不过,倒也是有趣,不用开道的阴差,她也可享受在这拥挤的阴街上畅通无阻前行的特权。
孟婆环顾着四周窃窃私语的众人,笑着打趣到。
殊不知,隔着大老远,一众灵民便感受到孟婆身上散发出来的邪恶的气息。
况则,现在正值她被撤职的敏感期,所以,为了被牵扯进是非之中,他们便自动的远离了孟婆所在的地方。
由于畅通无阻,所以,平常灵物几乎要花费数时辰才能够走完的路程,孟婆仅用了不过一个时辰便到了。
立在忘川河畔,孟婆遥望着奈何桥,一时间竟有些踌躇起来。
果然,这句话说得在理:近乡情怯。
回想着往昔的岁月,孟婆竟开始有些想念在这里的那些时光。
毕竟,她在这里呆了已经接近千年了。
自她有记忆以来便在这里卖孟婆汤,而关于更早的过去,她则完全没有记忆。
所以,有时听到灵物提及自己的过往时,孟婆也曾强迫自己去想,但奈何无论她多么的努力去回忆,却依旧忆不起来丝毫来到奈何桥之前的记忆。
经过一番慎重的思考后,她便决定将这望乡台当做她的故土。
故而,此刻看到望乡台,她心中隐隐有些失去根源的沧桑之感。
但随即,孟婆又想起牛头昨日所言,她心中顿时涌起满腔的怒气,所以,她便决定来此看看。
今日乃是百年轮回的第二日,想来人也是不少的。
只是,看着眼前的这番场景,孟婆有些难以置信。
井然的秩序,满脸含笑的灵民,还有,她那简陋的汤寮,何时竟变成了现今奢侈的汤馆。
不过一夜的光景,孟婆却陡然发现所有的一切竟都已经在悄然中发生了改变。
压制下内心的惊诧,孟婆平息下喘息后迈着步伐向着奈何桥行去。
踏上奈何桥,看着越来越近的望乡台,孟婆只觉心有不甘。
桥身,正在排队的灵民们在看到孟婆的瞬间,他们便感受到了从她身上散发出的邪恶的气息。
瞬间,他们脸上的笑意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后向望乡台上正在派发汤水的女子投去担忧的目光。
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下,孟婆一步步走到了望乡台前,静静的看着面前忙碌的女子。
孟婆很少照镜子,所以,对于她自己的容颜并没有什么印象,只是,看着眼前的女子,她只觉惊艳无比。
虽牛头言及眼前的女子与她的面容相似,但孟婆能够明显感知到她们并不相同。
因为这女子的身上有一种名为温柔的芳香,直沁人心脾。
“来,婆婆,这碗汤给您免费。”
见孟婆带着疑惑的目光看着她,女子以为孟婆是因为没有钱,所以窘迫,于是她便将碗直接递与孟婆,温声说道。
但等待良久,孟婆都始终未曾接下女子双手捧着的汤碗。
于是,女子美眉微蹙,面带疑惑地环顾着四周禁声不语的众人。
“文夷,她便是前任孟婆。”
立在前首的年轻男子思忖一番后,觑了眼一直不曾言语的孟婆,轻声开口提醒到。
谁人都知晓孟婆那睚眦必报的脾性,所以他们都担心这温柔的文夷会受到孟婆的刁难。
而文夷,在得知面前的老妇便是孟婆时,她怔愣片刻后随即笑意满面,“如此倒是我的不是,竟未识得孟婆,”说道这,她看了眼孟婆身后的队伍继续说道:“孟婆若是有话要说,可否待到这里的事情结束再言?”
听到文夷此言,那出声提醒的男子不由担忧更甚。
看这孟婆来势汹汹,若是文夷真惹怒了她,想来吃亏的定然是她。
却不曾想,孟婆只是看了眼身后焦急的灵民,而后竟微微颔首,兀自走进汤寮中坐下,旁观着这一切。
见此,众灵不由一阵交头接耳。
最后,他们得出了能够讲得通的说法:暴风雨前的宁静。
于是,有一个饮完汤水后的好心灵民出于善心,轻声叮嘱文夷要小心。
却没有想到,文夷只是笑着道声谢后,便侧目看向汤馆内的孟婆,语中带笑,“无碍,她来此并无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