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六一章 德隆系和航空母舰

李晶伟和“李宁”这个品牌之前倒是不妨来看一下另外一个传奇。于是很多人要了家乡百十口子甚至几百口子的身份证不过他们却没有想到只有身份证的话那他们还是需要自己一个人去排队!

而唐万新兄弟就大胆的多了他们干脆找了5000个人一起去。刚到了深港他们就成为了当地排队买认购证人群里面单股规模最大的人群!那些被唐万新送过来的5000民工们每个人那着个板凳每天在深证办事处门口排队甚至是4时排队。他们排一天下来就可以得到50元的劳务费这在当年那ri薪可是比什么工人的铁饭碗高多了!

在通过了认购证爆赚了一笔之后唐万新和唐万里兄弟俩回到了边疆省他们俩开始觉得做什么生意都不如做股票来的赚钱!他们彻底的迷了这种金融投机项目!于是他们把本来的生意关了然后哥俩开了个叫做边疆德隆实业的公司。在弄起来了这个德隆实业之后他们干的肯定不是实业而是抓住了这个年代的国企市的风cháo。开始利用他们在西北地区的人脉不断的提前购买市国企的内部原始股甚至是从不懂金融股票的职工那里买到了原始内部职工股!之后他们入手的这些股票要么倒手给了边疆省的相关金融机构要么直接就在市场兜售很是赚了一笔!

后来有次他们碰巧遇到了“西北轴承”的法人股要出售他们用一千万的价格受让了这一千万股。然后几个月后一倒手那就直接纯赚了000万!这尼玛是什么利润?几个月就00%的利润而且什么累活都不用干!唐万新哥俩简直爱死了这个年代。[找素材就到]在他们看来这个年代机会太多了只要把眼睛擦亮然后胆子大一那真心是可以一夜暴富的!

如果在股票市场唐家两兄弟开始认识了金融投机领域是多么能用钱生钱的生意的话那么等他们这两年进入了国债市场后那更是发现国债比股票优越多了——因为在这个年代的国债市场面炒国债是可以利用杠杆的而股票市场是没有杠杆的!

所谓的杠杆!到了那时候他们简直就是光喊喊口号骗骗人就能赚到大笔大笔的钱啊!

比如他们要是收购一个什么东北效益一般般的中型国企然后学着国家的方针政策跑到全国再收十个八个效益不怎么样的国企那把这些企业都给联合起来之后一下就能形成一个搞不好是行业内产能最大的国企!虽然这样的国企在联合起来之后市场竞争力不一定怎么样但是这个产能最大啊什么国内第一大啊之类的噱头那可是非常能糊弄股民的!

甚至不考虑概念炒作的话学着国家把这几个同业公司一合并那就能极大的增强这几个企业的谈判和销售能力那本身带来的利润涨也是非常客观的——毕竟资本主义白了实质就是规模效应!大工厂生产本质就是因为比别人规模大所以导致成本低!而企业越大规模越大带来的规模效应或者叫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这唐家兄弟并不知道是比他们的多的贾鸿渐是有意的推动了国家这种政策的提早运行但是jing明的兄弟俩很快就觉得跟国家走肯定没错!虽然对整合什么的没太多经验但是既然国家要这么做了他们跟着干的话那肯定是能赚钱的!“航空母舰……这个比喻是谁想出来的?真是聪明!”唐万新一边喝着茅台一边神往的对哥哥夸道“国家还是有能人啊啧啧居然能想出来这样的方法来给中型国企解困真不是一般人……”

“是啊航空母舰……真是好比喻!”唐万里也神往的夸奖道。不过他们俩这么夸奖了半天谁都没想到这背后的推手其实就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而已。毕竟按照他俩现在所在的层次那还没有到能有幸知道贾鸿渐大名的地位……

在这里俩人拐弯抹角的夸着“航空母舰”的时候叶静的老爹、那个曾经的独臂大佬叶总却是接到了一个不是命令的命令——“听乌克兰那边在建的瓦良格航母建不下去了俄罗斯那边准备明年把这个航母给剔除出海军未来贬值乌克兰可能会把航母当作废铁卖了你去看看能不能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