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霖馆
朱启明马不停蹄地赶到这里,往里面一瞧,所有人的注意力全在两位夫子和一桌年轻人身上。当即正了正神色,恢复温醇尔雅的先生模样。
“咳咳,苏先生、王先生今日怎如此没有规矩啊。”
他的声音不大,但是偏偏有股奇怪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不自觉地把焦点转到他的身上。
苏玕听见此人的声音,略微有些激动的情绪也缓和下来,重新变成那个冷静博学的苏先生。
“原来是朱先生,如此看来,确实是吾失礼了。不如这样,吾等一齐去那三问阁。叫人开一雅间,共同品茗,再做定夺,诸位意下如何?”
王肃也知道自己今日确实有些鲁莽,虽然有故意的成分,不过也好在这朱启明及时前来救场,否则两方尬住其实也不好收场。
“苏先生所言不错,老夫自然是没有异议,几位小友怎么看?”
李世煜等人自然答应下来,收拾好各人物件,便准备启程。
谁知周围这些看客可都没看过瘾,虽然不知道那个“朱先生”是何方神圣,但从苏先生王先生都对他客气有佳来看,恐怕也是不简单啊。
于是争先恐后呼朋唤友,叫人赶快订三问阁的位置,因为就那么大一个茶楼,怎么着也能听个消息,而且房间有限,一旦晚了,那可就订不着了。
于是一行人就在诸多公子小姐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朝城中央走去。
东霖国的设计很有特点,其实只有两座城市,一座便是现在李世煜等人所处的地方,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也就是东霖国的全貌了。工农商一应俱全,容纳的人口也十分庞大。
另一座呢,便是东霖国的皇城。除了皇宫,基本都是一些达官贵人的府邸。还有一些食坊茶馆,都是直属于皇室的。
所以这座城市,最中心的位置,并不是皇宫。而是一座非常有特点的阁楼。楼名三问楼。楼高近三十丈,乃是城内第一高楼,东南西北各有一块空地。若非特殊时间,是允许平民百姓在此摆摊做买卖,或是卖艺挣钱。
三问阁一层设置许多散客位,价格很低廉,即便是平民百姓也负担得起。所以很多前来考举的书生有时候不想住客栈,便会来这里点上一壶茶,自己静静读书。
而越往上,价格就越贵。甚至最上面两层,单单有钱都不让进,必须还得有一定地位,才允许入内。
而苏玕、王肃自然是属于这些人。他们要了第二高的那层楼的一间雅间,告知不需要琴女舞姬以及添茶的下人。于是整间隔间就只剩三位先生,以及李世煜五人。
王肃性子急,一手还在端着茶杯,一边就已经开始发话。
“方才人多,吾等不好乱讲。其实诸位早已入了一些大人物的法眼。山下人不能乱说,但那些人起码也是上六境。至于为何吾与苏先生急着收你们为弟子,其实并不是因为各位有什么超凡见解,或是脱俗天赋。吾等作学问多年,为师多年。什么天资聪颖之辈没见过?汝之答辩,实际不过平平无奇。当然,修炼之事老夫不懂,但若真收诸位中谁为徒,规矩万万不会少。”
苏玕不急不慢,饮毕一杯香茗,接过话头。
“王先生所言不假,吾等虽无法修炼,但山上之事,却也不是完全不知。收诸位为徒,只教学问,能悟多少,领会多少,全看各人造化。”
看着少年们清澈的眼神,苏玕微笑继续道:“若是平常听讲,自然不需门槛,在吾等草塾,平民百姓也无妨。但倘若入吾之门,会严厉许多。一旦不符合期望,逐出师门,绝不含糊。”
见一旁的朱启明没有开口的意思,鲁居胥对着三人作揖行礼,不卑不亢道:“晚生明白,在先生门下,定不负众望,不辱师门!”
王肃拂须大笑:“哈哈哈哈哈,好,既然如此,就来决定一下谁收谁为徒,谁拜谁为师吧。”
苏玕对着鲁居胥:“那就从这位小友开始吧。”
鲁居胥丝毫不扭捏,赶忙站起身,向三位先生作揖行礼。
“晚生姓鲁名居胥,好古文,益慕圣贤之道。酷爱作诗写词。”
王肃抢先开口:“虽说苏先生已然想收汝为徒,但吾对汝也是喜欢非常,而论书法作诗,老夫也颇有心得,可于汝多加探讨。”
其实嘴上说着他的答辩平平无奇,但这三位都觉得这位名叫鲁居胥的少年真是有一番见地,属于自己青睐的晚生后辈,所以即便没有那些复杂的缘由,他们也愿意收他为弟子,教授知识。
苏玕微笑摇头:“话虽如此,但其实王先生不适合居胥。王先生性子急,居胥性子舒缓。就好比一把宝剑与一块美玉。虽说都是价值连城,用处却完全不同。若是跟了王先生,反而有悖于居胥。”
正当鲁居胥有些两难的时候,一直没开口的朱启明竟然又横插一脚。
“他俩话说的好听,但是在这里面,吾之学问当属最大。所以选谁,应该明了了吧。”
苏玕和王肃顿时无语,这个朱启明总是人前人模狗样,人后一塌糊涂。但偏偏他俩与之论道,总是受益匪浅。单论学问,他俩还真得对这个不知道师从于谁的朱启明自愧不如。
李世煜等人的目光汇集在鲁居胥身上,等着他做出选择。
鲁居胥心下了然,他已经有选择了。只见他对着苏玕行了师徒大礼。
“学生鲁居胥,拜见师父!”
苏玕春风满面,甚是满意。这些人之中,他最欣赏的就是鲁居胥。
“好好好,起来吧。先不要叫师父,待得两月期满,才算正式入我门下。”
鲁居胥答是,随即默默坐下,等待其他伙伴。
……
某处算命摊子
老道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
“陈懋那老东西学的啥?
儒学?
这帮儒生规矩忒多。
傻子才学那玩意儿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