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晚,下人禀报,大将军回府,李妃来到哥哥住处,开门见山,说明自己的来意。
“亦暄与欧阳姑娘两情相悦,干脆就择个良辰吉日让他们完婚。”李妃建议。
李大将军则不然:“欧阳姑娘是救了亦暄,但是想做我将军府的儿媳,怕她没有这个福分。在她去世后,我将军府会在每年三节供奉一节香,感谢她为亦暄的牺牲,但是成婚两人就免了。”
“只要你去向陛下求药,陛下一定会给你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李妃继续劝哥哥。
可惜大将军铁石心肠,讥笑道:“我驰骋沙场多年,死在我手下的冤魂何止千万,多一人少一人,我不在乎。”
李妃听闻,真觉得自己哥哥无可救药,竟然将人命视若草芥。
李将军继续幻想:“等再过一段时间,我再去向皇帝陛下赐婚,我就不相信那沈家丫头不嫁我儿子,还能嫁谁,就算她继续拒绝,没关系,届时京城弄得人尽皆知,我看有谁会冒着和我将军府作对的风险来娶这丫头。”
“哥哥,你真的为了自己荣华富贵,再次拿家人的幸福做垫脚石?”听着哥哥的话,李妃悲痛的质问,“以前你不顾我的感受,将我送进宫,现在你又不顾亦暄的幸福,眼睁睁看着他心爱的姑娘离去,让他痛苦、后悔一生。作为父亲,你于心何忍?”
“你还有脸说你,”李将军突然发狂,“当年要不是你乱吃药,孩子怎么会保不住,你也不会这么多年抚养着别人的孩子,养到最后,成了白眼狼,现下还受他牵连,被罢了贵妃,而我也白白将禁军统领的职位拱手让人。”
“你!你……”李妃被气得后退几步,跌坐在身后的椅子上,“你难道就不怕我把你的罪行,禀告皇上吗?”
李将军闻言,轻蔑一笑:“我的罪行,我什么罪行,你觉得皇上是相信一个为他打下半壁江上的将军,还是会相信一个失去孩子而疯言疯语的母亲。”
李妃绝望的看着哥哥:“疯了,你已经疯了,被权欲蒙蔽了双眼,六亲不认了你!”
“随便你怎么说,我是不会答应亦暄婚事的。”李将军固执己见。
“好吧,其余的话我也不多说了,但你想一想,多年前,为了权力,你搭上了妹妹,现在,你又将儿子搭上,如果家破人亡,数十年后,你还有何颜面指望亦暄为你养老送终?”李妃说完,便起身,离开回房。
李大将军对李妃所说的这些很是不屑。
就在欧阳玲玲再次重重陷入昏迷,李亦暄放弃了自己的自尊,去大将军那边,低声下气的前往大将军住处去求情。
可是大将军仍然无动于衷。他不会让一个欧阳玲玲而坏了亦暄未来娶沈如霜的计划。
眼看欧阳玲玲的情况越来越急迫,无论和风郡主如何的调理,都没有太多的效果。
这时,沈如霜决定用欧阳玲玲的身份去诱惑和威胁大将军。
“大将军可曾听过平江城的欧阳世家?”沈如霜开门见山的问。
李大将军面容微沉:“未曾听闻。”
“大将军自诩在朝堂中地位如何?”沈如霜又问。
“自当是无人能及。”李大将军自视甚高。
沈如霜轻轻一笑:“那您可知,欧阳世家在江湖不亚于您在朝堂的地位。”
李大将军不屑的一哼:“这与我何干?我久居朝堂,何时为江湖之事所扰?”
“是,江湖之事和您的确无关,但是您别忘了,家父正是江湖人,多年前,与欧阳世家的关系,可比现在与大将军之间深厚多了,若是……”沈如霜一副意味深长,欲言又止的望着李大将军。
“你什么意思?”李大将军凶神恶煞的盯着沈如霜这丫头。
“没什么意思。”沈如霜笑着转了转手中的杯子,“就是想善意的提醒大将军一句话,得罪欧阳世家的后果,即使贵为大将军的您,也不一定能承担得起。心中的一杆秤,还望大将军拿捏清楚。”
“哼,区区一介江湖草莽,能耐我当朝将军如何?”李大将军仍然一意孤行。
沈如霜听了一点也不恼:“江湖人的确不能拿您怎么样,可是京城中的江湖人呢?我和您说过了,家父与欧阳世家交情深厚,若是欧阳庄主将爱女的死全部归结于大将军见死不救,再加上欧阳家的两位少侠添油加醋一说,家父还会和您维持这种面和心不和的关系?虽说家父在朝中的地位不足您高,但是这么多年,也有些党派,要是与您抗衡起来,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你!”大将军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对了,不怕再提醒您一件事,”沈如霜小口喝了些水,继续说道:“这么多年,您自恃功绩显赫,几次公然顶撞陛下,您认为陛下对您就没有一点点防备,自古以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不在少数,如若还不懂收敛,那您这支我朝的杀敌利刃,迟早会被陛下折断,如霜说的可在理?”
大将军不说话,盯着沈如霜,要说眼神可以杀人,估计她已经被凌迟很多遍了。
沈如霜也静静呆着,敌不动我不动。
过了许久,李大将军才缓缓开口:“你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是想让我进宫求药,救那丫头的命,对我并无多大益处。”
沈如霜见李大将军态度有所退让,心中十分欣喜,但仍旧面无表情说到:“谁说没有好处,其一,欧阳玲玲做您的儿媳,欧阳世家就是您在江湖的靠山,即使陛下将来想要动您,您还是有后路可退;其二,家父也不会因为欧阳世家与您反目,您在朝中的地位得到巩固,陛下动您的话也要考虑再三;其三,亦暄和您多年的心结也可以得到缓和,家庭和睦您难道就没想过?”
“我……”经沈如霜这么一提醒,李大将军心动了。
沈如霜见大功告成,便轻轻松开了手中的杯子,起身,退到一边,笑着对大将军欠了欠身:“如霜言尽于此,究竟何去何从,还望大将军再三考虑,如霜在家静候佳音。”说完便退出门外。
李大将军望着沈如霜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叹道,的亏沈如霜这丫头是个女子,倘若男儿身,将整个朝廷玩弄于鼓掌岂不轻而易举,转而又哀叹,亦暄娶不到这个女子,是李家没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