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将垃圾处理完之后,提着空篮子回来,见章泽站在那里看着大石板发呆,就走到他身边,打招呼道:“章大哥,你也会下棋吗?”
章泽正不知这块石板是作何用的,闻言不禁转头看着不做,问道:“小哥,你说这块石板是个棋盘?”
不做反问道:“那这不是棋盘,还能是什么呢?”
章泽忙拱手请教道:“小哥,我不懂棋,也从未下过棋,真不知这是一块棋盘。现请小哥指教一下,我好了解了解。”
不做点点头,手指着石板,耐心的给章泽介绍道:“这是'弈'的棋盘,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黑白棋子各一百五十枚。”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隋代以后围棋的棋局改为纵横十九道,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围棋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春秋战国时,围棋已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了。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记载:“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呜呼……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围棋的记载,时间是公元前548年。
《论语·阳货》一书中也记载了,“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意思是,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真太难了!不是还有下棋的游戏吗?干这个,也比闲着好。”
这也证明了,孔子也是欣赏弈棋之道,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是大有益彰的。
《孟子·告子上》中记载:“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是史料中第一位有名字的专业棋手,弈秋。
古代地位低下的百姓是只有名字没有姓氏的,常常以职业为姓,比如师旷、庖丁等。
弈秋就是一个名字叫秋的人,以下棋为生。
这段话的意思是,“就拿下棋来说吧,它只是个小技艺,如果不一心一意,那也学不会。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于下棋的人了。如果让他去教二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讲授。另外一人呢,虽然听着弈秋的讲授,心里却想着空中有一只天鹅飞来,自己在拉弓射它。这样一来,即使他和前者一起学习下棋,他的成绩也不会超过前者。这是因为他的聪明程度不如人家吗?答案是:'不是的。'”
故事简短而有趣,将专心致志学习的重要性表述的浅显而易懂。
学习成绩的优劣,不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商高低,而是在于你能否认真的来学习知识或是技能,俗语说的“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别人学一遍两遍就会,我就学五遍六遍嘛,如果还没学会会,那就继续学,直到学会弄懂为止。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跑比赛,暂时的领先,其实说明不了什么的。
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一开始你是落后的,只要向着目标继续奔跑,你一定会脱颖而出,取得最后的胜利的。
学习上如此,生活中亦是如此。
短暂的因为外界的因素和自身的急于求成,而导致自己的步伐出现紊乱,让自己跑起来跌跌撞撞的,十分狼狈,并没有什么难堪的,也并不可怕。
最坏的情况,不过是跌倒了,擦破一点皮而已。
外人的冷漠,旁观者的嘲笑,都在深深的刺激着你,这种情况下,你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去管那些人怎么看你,背后怎么议论你。
努力振作自己,跌倒了就爬起来,步子乱了就放慢一下步伐,让自己的身体能够调整过来平衡。
稳住自己的心神,盯着前面的目标,继续风雨无阻的前行。
只要自己不退赛,不放弃,你就有继续留在赛道上的机会,避免自己沦为人生赛场上的过客。
那样的话,赛场上的任何情况都与你无关了。
你彻底的与比赛无缘,意味着你之前所有的拼搏和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心中的梦想,真的就是一个梦而已了。
即使你想通了,在积蓄力量之后,在重新通过刻苦训练,又取得了参赛资格之后,如果你不能总结之前的教训,不能让自己的心态归零,让自己重新来过,那等待你的必然是再次的失败。
参加了人生的比赛,就注定你不想平凡的过一生,不想让自己碌碌无为。
既然这样,那在比赛中,就只管做好自己的事,保持自己的节奏,努力适应比赛的节奏,让自己处于一种好的状态。
你这样做了,那最后你的比赛成绩肯定不会差的。
因为,只要是能够顺利抵达终点的人,都是胜利者,都是人生的赢家。
谁说只有冠军是胜利者,那只不过是证明你在胜利者中的成绩是最好的罢了。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是拥挤的,但最后的成功者绝对是少数的。
因为,能够坚持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都能坚定信心,砥砺前行的人,总是不多的。
凡成功者,必是坚毅之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容常人所不能容,能行常人所不能行,能决常人所不能决,能成常人所不能成!
孟子有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