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四五章 盲人摸象

孰不知这里将会是张良真正事业开始的地方,他与芒砀山的缘分由此开始,并将影响到他的一生。

在这里他将遇到自己此生最重要的一个机遇,或是说遇到一个很重要的人。

这个人就是本文后面会提到的刘邦,未来西汉王朝的缔造者,开启秦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大一统王朝。

当然,现在的刘邦还是使用本名的刘季,在沛郡丰邑中阳里的乡里正悠闲的担任着泗水亭长,吆五喝六的自在活着。

后面的波澜生活,腥风血雨的飘摇,此刻离他还远着呢!

同样,对于张良来说,也是现在所未知的。

在这个时代中,唯一或是我们已知的知晓这些事情来龙去脉的,只有王朝歌一人。

王朝歌在即将开始的游历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见识到诸多历史人物的真实面容,体会到所处时代的百般不易。

在不经意间,王朝歌所得到的锻炼和成长是巨大的,也是难得的。

终于,在郭亮的高声宣布中,张良和王朝歌的对弈结束了。

张良看着对面而立的王朝歌,脸上呈现出欣赏的微笑。

他对于胜负结果是没有放在心上的,通过对弈,能够体察王朝歌的棋艺,体味他的谋略,同时也能观察其他人的反应,是再好不过的安排了。

至此,张良更是觉得今日的对弈是明智的选择,对于其后的安排也是充满了期待。

曹谦和章泽,不说和不看,不约而同的走上棋盘,自告奋勇的配合着进行棋局结果的统计核对。

不做绕到棋盘的对面,站在大哥不听的身边,轻语道:“大哥,您觉得此局,谁会获胜啊?”

不听转过头,看着自己的三弟,说道:“三弟,难得你对关心的事情,能主动跟我交流。依你的脾气,我想你应该已有判断了吧?”

不做点点头,没有否认大哥的说法。

不听问道:“那我想先听听你的意思,再做回答,可否?”

不做微笑着点头,说道:“这有何不可啊!只要,大哥您不笑话我说的就行。”

不听鼓励道:“三弟,意见交换的越是充分,认知的也就越是深刻,这可是爹爹教导我们的。这些年来,咱们兄弟遇到的大小事情,有哪件没有好好讨论研究的?这是屡试不爽的好方法,你就只管直抒胸臆好了。”

受到大哥的鼓励,不做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后,讲道:“我觉得应该从两个层面上来评价这场对弈,这样的区分之后的结论是,对弈的结局是截然相反的。”

这倒是挺有意思的话,不听被不做的话给吸引了,“三弟,快说说,具体是哪两个层面呢?”

“大哥,我觉得若是从对弈的直接结果来说,先生应该是获胜的一方。”

“原因是什么呢?现在,你二哥他们正在统计情况,棋局结果还未明朗,你为何会如此笃定的认为,获胜的一方是先生呢?”

“大哥,我是从先生和朝歌对各自棋局的规划布局的不同之处,看出来的。”

不听对于不做从此着手进行分析,没有什么异议,因为这是很聪明的,一个分析复杂问题的做法。

当面对一个模糊不清的事物时,想要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并提前预判事物发展的轨迹,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时,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入手分析。

我们先谈微观,因为这个选择是最难的。

所谓微观分析,就是从细微之处入手,采用此分析方法的人需要具备高超的分析能力,很考究人的综合能力。

因为,构成一个事物的环节不一定是单个的,可能会有很多环节,影响事物的内外因素也不一而足。

而且,每个细节给出的信息也不一样,从这个微观角度入手分析问题,多数情况下,只能做到有七八成的把握,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对于最终结果的预判,有时候是要看运气的。

出自《大般涅盘经》中的“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很是深刻的讲出了人生意义。

故事的原文是,“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文章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从前有个国王召集许多盲人前来,询问他们是否见过大象?所有的盲人都说自己虽然看不见,但是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知道大象是长什么样的。

于是,国王就让他们分别描述自己所知道的大象的模样。

在盲人们的描述中,大象的样子是萝卜、蒲扇、石头、木棒、臼子、床板、坛瓮和绳索。

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只是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如象牙、耳朵、头部、鼻子、象脚、脊背、肚子和尾巴。

众盲人都简称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描述的就是大象的样子,为此争吵不休。

但实际上,他们一个也没说对。

这个寓言故事,讲的道理就是只凭对事物片面的了解,就对事物的整体进行评价是错误的,是存在很大局限性的。

在实际生活中,避免发生这样的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还需结合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一个问题。

如此,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印证,得出的分析结论才不是以偏概面的,是最符合实际的。

我们接着来说宏观角度的问题,这相对微观角度的分析要容易一些。

一件事物从产生到发展,是有规律的,也是有主线的。

不论事情大小繁简,遵循内在规律发展,围绕主线延伸,是不变的内在本质。

只要,认真分析宏观层面的情况,对于事物发展的走向,乃至结果的判断,都是相对比较准确的,至少也有九成的把握。

所以,不听对不做针对棋局的分析切入点是认同的,他想听不做具体谈一下他是怎么做的分析,就追问道:“三弟,来说说你的分析思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