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眨巴着大眼睛看着胡掌柜,“伯伯,我娘过几天就要走了。”
果然,连迎春都知道,只要钱到位了,江巧不可能被他们关在一个地方了。
路大娘子也不是那种不爽快的人。江巧离开的时候很阔气地给了她三百两。
江巧看着手里的三百两,当即便想笑了。
若是当初没有听路大娘子的提议,她就不会坐船到这里来。不到这里来,他的钱也不会丢。
这半年,她辛苦劳作就相当于是为自己听了路大娘子的话而买单。
她埋头苦干,到头来还不如自己来之前的钱多。
不过已经到了这地步,她也不能在说什么。回去,那也是万万没有可能的。
江巧望着不远处,一脸憧憬地看着空旷的京城的大街。
此时雪下的正大,外面路上一个人都没有。
只有母女俩怀着不一样的心情走在京城的路上。
走到一个酒肆门口,江巧带着迎春走了进去,对迎出来的小二道,“切一盘卤肉,一大碗羊肉汤。”
这是自由的感觉。
之前的半年,日复一日的,她就只是不停地看着自己的时间流逝,却丝毫没有办法。
她身无分文,虽然自己跟胡掌柜说自己离开也会有办法。
但是,路家毕竟是皇商,威望很高,她离开了可能连饭都吃不起了。
既然会出现那样的情况,江巧便咬紧牙关受了这半年的屈辱。
吃完饭,江巧便问了小二,这附近有没有要租赁的门市。
小二热情地告诉江巧,出了门往西市走,途径一个鼓楼,那楼下面便会张贴各种租赁信息。
听到这样的说法,江巧送了一口气,带着迎春马上去找。
这钱是一日都不能存在口袋里的。京城比江城乱许多,她一个妇道人家还是要小心为妙。
去到鼓楼下,果然张贴了不少租赁信息。
江巧将那些自己看起来有用的信息直接从墙上揭下来,一家一家的找。
雪下的很大,却阻挡不了江巧找房子的热情。
终于,在看了七八个房子之后,她定了租一个短小精干的小门面。
现在正是冬季,越冬的蔬菜和米面都要提前备着。她之所以找这样一个地方,便是因为这个小门市后面有三间瓦房,小院角落里挖了一个地窖。
江巧直接将这个小院买下来,自己的钱也见底了。
她叹了口气,出去采买东西来扩充她的小院。
米面蔬菜是一定要的。即便是从操旧业,也要先把东西都买全了呀。
买完东西,这才回到铺子里,将自己的东西取了,直接便离开了。
江巧同时下定决定,以后都不要在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了,毕竟她真的是玩不来。
回到自己家,江巧发现迎春都开朗了不少。欢欢喜喜的,即便是一个人在外面玩雪也能玩的欢天喜地。
这跟这段时间在胡掌柜铺子里完全就不是一样的。
江巧见迎春这样,心中也是亏欠万分,发誓一定要好好将迎春带大。
冬去春来,这一年里,他们娘俩相依为命,好在邻居卖馒头的老太太是个不错的人,时常会带迎春去玩,还会把好吃的东西给迎春。
这天,老太太从外面进来,煞有介事地找到忙活着做果子的江巧,“江娘子,你知不知道?永宁王要回京了。”
“跟我有什么关系?”江巧做果子赚不了许多钱,所以每天都在忙于生计。
那老太太便神秘兮兮地道,“永宁王一回京,便会有三天宵禁,而且,有盛大集市。你可以带果子上街去卖。总比在铺子里销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