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芜竺看到众臣子的样子,把条约甩了下去。众人相互传看,顿时骂声一片,怒气冲天!
有人惊呼道么?竟然把我莫卧儿帝国降为王国,成为天朝的附庸国,而且还要年年纳贡?这也太霸道了!”
”卧槽!还有呐!全国军队不许超过三十万人马。并且只能驻扎西南、西北边界,不许踏入都城三百里范围之内。真是欺人太甚!”
”看这里,天啊!天朝还要在我都城附近长期驻军二十万人马,各种费用均由我莫卧儿帝国负担。这也太气人了。”
“你们这算什么?看这里,对就是这里,竟然让我们把布马拉河以东的土地割让给他们!“
这时候有大臣表忠心,道下,我莫卧儿帝国千万不能在条约上签字呀!我们愿誓死保卫都城!”
”对!我们愿与都城共存亡!”下面群臣们一时间乱成一片。
赤芜竺猛的一拍案几,说道了,朕叫你们来不是听你们表忠心,吵吵闹闹的。是让你们来为朕提供好的建议的!”
赤芜竺拍案几这么一说,大殿中顿时安静了下来。他看向众臣子,最后把目光落在了辛安格大元帅身上,问道元帅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辛安格斟酌了片刻,说道下,以微臣之见,这个都城我们是呆不下去了,得尽早另寻他法。”
辛安格的话一出口便在大殿中引起的骚动,纷纷起来指责辛安格。
赤芜竺一摆手示意大家静一静。然后问道元帅,你说都城呆不下去了,此话怎讲?”
”陛下,刚才我们还在讨论粮食问题,难道大家都忘记了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去征粮还是抢粮,顶多只够我们在半饱的情况下维持二至三天,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坚守都城,只会是死路一条。”
众人一听这一番话,全部怔了。
赤芜竺又问道然都城守不住了,那我们岂不是只有弃城突围这一条路了。”
”陛下所言极是。我们只有突围这一条路了。”话音一落,顿时整个大殿陷入到了寂静之中。
过了好一会,赤芜竺下令道任命辛安格大元帅为突围总指挥,全权负责这一次突围行动,有先斩后奏的权力。突围方案必须在黄昏前交给朕审核。钦此!”
辛安格躬身道臣遵命!”
散朝后,大臣们相互扫视一眼,都匆匆忙忙的离开了这个过去没事找事也想多呆一会儿的地方——象征权力和身份地位的金銮大殿。不为别的,就是想早一点回去准备随军突围的事情。
试想,能够混到他们这个地位的人谁不是家大业大的主?这说要走就得走,一两天时间可是够紧的。所以这些大臣们是一个比一个跑的快。
赤芜竺看着这些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大臣们神色慌张、匆匆而去,还真是有一点树倒猢狲散的样子。他不禁失望的摇了摇头,是对别人失望,也是对自己失望。
下朝后还没有半个时辰,都城里各处已经是鸡飞狗跳了。首先是兵部和户部联合部队很快把城里粮商们的铺子包围起来,宣读皇榜后,士兵们立即打开了粮仓往马车上搬运粮食,运到军营。
以此同时,高层官员们家里都在翻箱倒柜,收集值钱的东西准备带走。折腾的是鸡飞狗跳,乱成一片。并且这种事态正逐步向中层官员中蔓延。
下午还不到黄昏,大元帅辛安格便急匆匆的来到了皇上赤芜竺的书房。他将撤退突围方案交给了赤芜竺。
赤芜竺打开方案仔细的看了起来,看得很慢、也很认真。过了好一会,才合拢了方案。
他问道元帅,你为什么要选择从西北突围而不是选择从西南突围呢?那里可是还有我的十万兵马哟。”
”陛下,西南虽然说有我十万兵马,但是三面环海,我们没有大型船只,进去只会是死路一条。
而西北就不一样了,那里是我莫卧儿帝国的发家之地,也可是说是我莫卧儿帝国的福地。更何况还有还有我军五六万兵马接应,因此西北方向突围是最佳的选择。”
”你计划明日子时突围,算一算也就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了,来得及吗?”
”陛下,由于缺粮,现在军营中食物供应减半,士兵们只能吃个半饱。因此士气低落,照此下去,时间一长就唯恐生变。
可以说现在我莫卧儿帝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来得及要走,来不及也要突围。我们要扔掉一切不必要的东西轻装上阵,这样才能尽快摆脱天朝人的围追堵截。等到了西北部,我们再招兵买马、重整旗鼓。”
赤芜竺点了点头,说道元帅安排的很细致、很周到呀!朕看就这么办吧!你看还需要什么都可以来找朕。抓紧去办吧!”
辛安格躬身行礼后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