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人类文明史,却有大约46亿年的神话文明史—盘古开天辟地。中国现在有大约14亿人口,56个民族,几乎每一个民族地区都有自己信仰的宗教和信奉的神明。例如藏族多信奉密宗佛教,内蒙多信奉长生天,甘肃多信奉清真教,福建台湾地区多信奉妈祖顺天圣母等。
当然,中国,包括华人在内信仰最多影响最广的还属道教和佛教。道教是中国最正宗的本土宗教,始创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由一代圣人老子所创,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瑰宝,文本以哲学意义上的“道德”为纲,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称为“内圣外王”之学,誉为“万经之王”,也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名誉最高影响最广的著作。
老子被尊为东方三圣之首——道教始祖。道教自创立之日起,历经老子,庄子,鬼谷子,张道陵不断发扬光大,被历代封建王朝封为国教,设立钦天监,国师之职不断将道教以官方的名义传承下去。即使在唐朝,中国佛教最鼎盛时期,玄奘法师向唐太宗提出将佛教立为国教,也遭到了李世民的严词拒绝,仍将道教立为正统国教。
在道教两千多年的发张传承里,又分宗创立出了许多新的教派。汉朝徐州天师张道陵创立了正一盟道,又称天师道,五斗米道。后移居江西贵溪云锦山筑坛炼丹,三年神丹成,龙虎现,故云锦山又称龙虎山,并一直沿用至今,后龙虎山成为天师道道场也因此成为中国道教圣地。
金世宗大定七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教,主张释,儒,道三教合一,修真以清修炼养为主,不准娶妻生子,不吃荤腥。由于王重阳的全真道,与浙江天台山道教大炼师紫阳真人——张伯端开创的丹鼎派均重炼养,又都依托于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岩为祖师,又因王重阳兴起与北方,张伯端兴起与南方,故王重阳全真道称为丹鼎派北宗,张伯端全真道称为丹鼎派南宗。全真道在元朝以后发展的支派很多,其中以丘处机开创的龙门派最为鼎盛。
金熙宗皇统年间,无忧子沧州刘德仁创立真大道教,其教以苦节危行为要,而不妄取於未,不苟侈於者也。金熙宗天眷年间,卫州萧抱珍创立太一道,以符籙法术出名,与天师道极为相似。天初道士刘玉清清整净明法,造作《净明忠孝全书》正式形成净明道,奉许旌阳为教祖,注重以符籙禁咒驱邪降妖,以守一斋醮修仙渡人,此教派传播与江南,元明两朝影响较大。以上五派真大道教,太一道教,净明道教早已失传,现在其他一切支派皆归纳于天师道与全真道两派,且枝繁叶茂派系繁多,诞生诸多道教先圣。
在道教宗师修炼诸多名山大川中,又以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最为有名,被列为道教四大圣地,分别供奉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护道天尊和广援普渡天尊等道教神明。
道教是一个多神明的宗教,多到大型即使道观也无法全部供奉排列不过来的程度。至于普通人家,供奉三清,四御,五方五老也好,福寿禄三星,财神,天王也罢,总之内心有什么祈求就供奉什么样职权的神明。渔民供奉妈祖祈求出海平安,求子祈求平安顺产保护幼子就供奉顺天圣母,求财供奉财神,求好姻缘就拜月老,江湖人士多供奉关帝,普通人家辟邪就贴门神或驱魔大神钟馗,镇宅挡煞就请泰山石敢当。
道教不同于佛教只有一个佛祖,或基督教只有一个上帝,宣扬信我者得永生,不信我者得惩罚,通过修行获得死后飞升天国极乐世界来生得福报。与之不同的是,道教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有一定先天的清高性,你不信我我故如我,你信我也未必得永生,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大概就是:你爱信不信。反正你的命运掌控在我手中。
道教经典科仪是一门极深的哲学体系,更加注重的是心境的修行,使人不至于迷失自我,不断追寻自我,认识自我,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道教尊重人的本心欲望,不主张出家,修行也可以娶妻生子,例如天师道张道陵直系后裔传承至今,已六十四代一千九百余年。当然,全真道的清心炼养是门派规矩并不代表整体道教。修道是一门极高深的学问,需要精通天文,地理,医学,占卜,相术,堪舆,丹道养生,符篆法术,奇门遁甲,经典科仪等诸多领域学识,但后世修行集大成宗师者凤毛麟角。遂逐渐发展成单一修炼专一术数的诸多派系,且枝繁叶茂,涌现了许多单一术法创教宗师。
道教与佛教基督教的禁欲修行不同,而且传承也不同,佛教宣扬入我门下皆我弟子,道教更多却讲究的是师徒传承,且收徒又讲究天资与缘分,并非随意性,而许多修行修行有成的宗师又从不轻易收徒,这也导致了诸多道教流派与道教高深术法的消亡与失传。
例如相术与占卜,自伏羲创立《周易》图形,周文王演算《周易》六十四卦,唐袁天罡,李淳风演算《推背图》后,后世再鲜有修行有成者,这也直接导致了道教在李唐后在中国的发展逐渐凋零,换来的却是佛教在中国的愈加兴盛。当然,这也与武则天时期重佛抑道对后世的影响有关。
开篇简言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想说的是,神话史也是严肃的历史,也是作为中国古老博大精深文化不可或缺少,又极赋神秘色彩的一部分,我虽不是虔诚的道教信徒,对道教了解也非常肤浅,但却极为热爱中国神话,希望藉此能对中国古老博大精深的神话文化有一点宣扬与奉献,引起更多人对中国神话感兴趣。
虽然千百年来,中国神话并未作为官方以正史的形象,仅以口头传说、小说演绎等方式流传下来,但流传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时间的神话,必然不会仅仅只是中国先祖们以虚拟想象随意添加的部分,神话寄托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表达了祖先们对未来未知世界的憧憬,以及以人类超自然之力改变世界的美好追求。
神话虽然有美好想象的部分,但必然也有可依托的事实依据,并非随意纯粹臆想。一段时期的神话,必然也从侧面反映了这段时间的事实,只是需要人们认真对待去重视。最后以鲁迅先生的真言结束这篇简言就是:中国的根砥全在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