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 学规矩

顾家?沈秋言一抬手,看了看右手掌心的齿痕,眼前又浮现出那张带着倔强的小脸,不觉微微错愕。

是,顾家。三年前将自己的嫡亲大女儿大张旗鼓的嫁进了团练使府中做妾室的那个顾家。似乎是怕沈秋言想不起来,老人又刻意的说了一遍。

小老虎。沈秋言捻了捻手指,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她的温润之感。

小老虎?老人似乎没有听清楚,满脸疑惑的重复了一遍。

哦,没什么的,秦叔,您继续说便是。沈秋言翘起了唇角,仿佛鼻端还萦绕着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铃兰芬芳。

秦叔摸了摸颌下的胡子:奇怪的是,此次前来,顾家并没有依在团练使的名下,而是单独出了名贴,想来,是想走当初的老路。

老路?

顾家虽然富庶,可毕竟是商贾,自然是想名得利,脱了商人的贱藉。要是能攀上国公府,以您小公爷的身份,不知比团练使要尊贵上百倍?秦叔说完,轻轻的一抚掌:他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却不知他那商家的身份,怎么可能进得了国公府?只怕是做妾室,也是轮不到他家的

顾家有几个姑娘?沈秋言打断了秦叔的话。

呃除了嫁到团练使府中的大姑娘,现在待字闺中的还有三个。

也就是说,顾家只有四个女儿,对不对?

倒也不是,早些年顾家还送了一个女儿到山里,对外说是要替顾家祈福的。唉小小的娃,连奶都没有断,祈什么福?秦叔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叹息:也是个苦命的。

那她真是顾五姑娘了?沈秋言眼睛一亮。

小公爷,你在说什么?

沈秋言避而不答,只道:秦叔,那些回礼的事,还要你张罗,去忙吧。

秦叔觉得小公爷今天有点不对劲,却又总说不出来为什么,只好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看着名单上的顾知洲几个字,沈秋言眼睛微眯:看来,是该登门向小姑娘陪个礼的。

顾家请来女先生是从宫里来的,在顾染云回到顾家的第三天就来了,当时,她正在和顾惜荷躺在凉榻上准备午睡。

青柳一打帘从门外进来:二姑娘、五姑娘,富妈妈来了,说是叫姑娘们去前头学规矩的。

好端端的,学那门子规矩?顾惜荷嘟嚷了一句,慢慢的坐了起来。

顾染云翻了个身,继续闭目养神。

小说里说过,这学规矩的事,姜氏是没让原主参加的,一听是这事,她就自动的屏避了青柳的声音。

唉呀,我的五姑娘,您快起来吧,富妈妈就在花厅候着呢,迟了,只怕又要在大娘子那边嚼舌根子了。青柳扯了顾染云的衣裳往起拖。

啊?我也要去?顾染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不是,富妈妈说了,宅里的姑娘都要去的。青柳忙道。

立在一旁打扇的小桃忙放下扇子走过来,帮着给顾染云整理衣衫:快点,五姑娘,可别让大娘子拿住了把柄。

顾染云瞥了一眼外头白花花的太阳,不情不愿的随着顾惜梅进了花厅,厅里,富妈妈正坐在下首处喝茶,而钟氏则卑谦的在一旁陪着笑。

见两人进来,富妈妈将手里的茶盏往桌上一放,站了起来,冷声冷气:两位姑娘,走吧。

钟氏也忙的站起来,对罗妈妈使了使眼色,立即,罗妈妈就从袖子里拿出一锭银子来,塞进了富妈妈的手里:外头日头毒,劳烦富妈妈跑一趟,我家小娘请您喝茶。

富妈妈毫不客气的收下银子,脸上的神色,倒是缓和了不少:谢过钟小娘了,这两位姑娘奴婢可就带走了。

钟低又将几人送到院门,才返身折了回来,和罗妈妈一对眼:看来,老爷是有所打算了。

是啊,咱家姑娘才貌是最出挑的,不怕比不过那几个贱货。罗妈妈也随之一笑。

话也不能说得太早,四房的那个小狐狸,长得最是勾人,那个男人能受得了诱惑?你想办法找找宫里来的那位女先生,让她单独教惜荷一些才艺,花多少银子,也是不怕的。

知道了。罗妈妈点点头,主仆二人,转身进屋商量去了。

午后的太阳最是毒辣,晒在人皮肤上,像无数的小针在扎一般。

顾惜荷举了团扇顶在头上,额上香汗淋漓。

长裙裹在腿上,又热又闷,顾染云好怀念以前的短袖凉裤,一低头,把裙摆撩了起来,露出一截光滑的小短,跟在两人身后。

走过三间垂花门楼,又走过抄手游廊,约摸半盏茶的功夫,才见着远远的门廊花亭里,一位着赫色宫衣的老婆子,腰板笔直的站在那里。顾知洲和姜氏,恭敬的侍候在一旁。

顾惜梅和顾惜莲早就到了,各自站在一处,谁也不理谁。

顾惜莲一见到提着裙摆的顾染云,立即指着她尖叫:天啊,竟敢如此下作?果然是没有娘养的,一点羞耻都不懂。

显然,那个老婆子也看到了顾染云,顿时眉头紧锁,鼻孔里发出一声嗤笑。

小桃手忙脚乱的扯下顾染云提在手里的裙摆,拉了又拉。

啊,邱嬷嬷,这是我最小的女儿,山上呆惯了,不懂规矩,还望嬷嬷切勿见笑。顾知洲连忙打着圆场。

这样山野的女子,怕是没有教导的必要了。邱嬷嬷冷冷的开口。

只要不是傻子,天热自是要寻凉的,我倒觉得这样的五妹妹率真可爱。顾惜梅倒是笑了起来,咯咯咯的,像银铃一般。

显然,这一笑,更加惹怒了邱嬷嬷,只见她脸色一黑,转身欲走:商家贱藉,老身就不该答应来这劳什子的地方,凭空让人瞧扁了去。

邱嬷嬷留步,邱嬷嬷留步。孩子们不懂规矩,惹了嬷嬷不高兴,还望嬷嬷不要放在心上。姜氏忙的上前,拉住了邱嬷嬷的衣袖,又从手腕上撸下枚镯子,顺势带在了她的手腕上:嬷嬷教导得好,让孩子们改了劣习,那是天大的造化,等事儿办完,咱家还得给嬷嬷厚礼致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