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府。
几位年过半百、满头花白的医者正苦着脸看病案。
他们这位新晋的太子殿下挺会折腾,一出手就是如此严重的情况。
觑了眼上首端坐的青年,黄大夫叹气摇摇头。
根据太子殿下的描述,那病人多半是脏器出了毛病,面色青白泛黑,已然是病入膏肓之兆。
他这大半辈子少说也医过上千人,当不得“济世”二字,救人却是老本行了。
可正式因为行医数十年,黄大夫才更清楚这样的病人有多棘手。
一着不慎,病人出事,便会毁了他的清誉。
“太子殿下”黄大夫放下病案起身,本想说老朽无能为力,但对上上首青年轻飘飘看过来的眼神时,到了嘴边的话又被他咽了下去。
这位,可是凶名赫赫的青陵卫指挥使,叶昭。
小命要紧,小命要紧!
黄大夫抱拳,俯首道:“殿下,老夫需得亲眼看看病人,才能找出病因。为医者,望闻问切方是辨别病灶之法。”
有人开了头,另外几个医者仿佛找到了领头羊,顺着黄大夫的话要求见病人再找方法医治。
叶谨行撑着脑袋。
带这几位大夫进宫?显然是不现实的。
就算他有心,天元帝也不会允许的。
天元帝病重,却隐而不发,朝中只是有所猜测,没人敢多动心思。他要是把这些大夫带进宫里,说不定会打乱天元帝的布局。
不方便。
指头搭在额头缓缓敲着,叶谨行忽然笑了。
这笑声让几人一阵不安,却听上首的人道:“几位可愿成为在下的老师,教授在下医术一道?”
几人对视一眼,齐声道:“全凭殿下所愿。
太子亲自开口拜师,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这等好事,多少人抢破头都抢不到,几位大夫自然不会拒绝。
没见多少翰林院学士都争着当太子太傅嘛,一旦太子殿下登基,他们便是帝师,其中好处自是不必说。
傻子才会拒绝。
好吧,其实也有惧怕这位煞神的原因。
因此,几人答应得痛快,叶谨行也挺高兴。
刚才他忽然想到的一个法子,那就是自己学中医。
学到的,永远是自己的。
事实上,在上一世他就见识到了中医的神奇之处,这是与西医截然不同的一种医疗方式,但有它最独特的地方。
以天元帝的身体状况,调理好了,最多还能再撑一年。
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以他的速度足够将中医一道入门。
届时,结合他所学的现代医学,总能想到办法的。
皇帝这职业,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么一个折磨人的活儿,谁爱干谁干,反正他才不乐意呢。
便宜爹早点好起来,他也能早点解脱,还能顺带狐假虎威,完美。
叶谨行这么美滋滋想着,结果第二天就被打脸了。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太子叶昭,才思敏捷、秉公如山着,令叶昭代朕监国。”
圣旨上写了一大堆赞美他的话,叶谨行却只听到了最后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