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朋友?
难道是大院里的发小?
许疏桐再次想起之前意外接到的电话,听口音,就是京城的。
“以前也经常有京城的人来找他吗?”许疏桐问。
赵小强说:“是啊!以前来找团长的人可不少。嫂子,你知道我是怎么当上团长的勤务兵吗?嘿嘿,就是出色地完成了帮团长赶人的任务。”
话匣子打开,赵小强收都收不住。他刚结束新兵训练,还没开始下连队,周末得到外出的机会时,在营区门口,看到有人来找一团长。一团长来门口,看了一眼来找他的人,就对哨兵说:“我很闲吗?什么人跑来说找我,都要让我出来一趟!以后地方上再来人,一律不见!”
下午,外出回来的赵小强,又看到上午来找一团长的人在营区门口,只不过不再是一个人,身边还有两个朋友,两个朋友语气强硬地跟哨兵交涉,让他务必通知一团长出来。
看到战友为难的样子,赵小强灵机一动,上前说:“你们找一团长啊?他不是走了吗?我刚才去火车站送人,看到他进站,上火车。”
“什么?祁正坐火车走了!?”
赵小强一副被吓到的样子,怯怯地问旁边的哨兵:“班长,我们是不是不能随便透露首长的行踪啊?”
哨兵:“是!”
那三个人,听到这里,就不再为难哨兵,离开营区门口。
两天后,新兵下连队,赵小强成为一团长的勤务兵。
许疏桐听完,微微一笑:“看来我们的一团长,桃花还挺旺的嘛。”
赵小强脸僵了僵,他说这事的时候,故意隐去性别,嫂子怎么知道是女的来找团长啊?
许疏桐把炒好的菜装盘,递给赵小强说:“如果是男的来找一团长,他会直接动手,把人扔得远远的。”
赵小强面露不可思议的表情:“嫂子,你太厉害了!这都能猜得到。”
这很难猜吗?之前和祁正在市里,穿着便装的他,旁人想跟他搭讪,他的反应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多说一个字,能要他的命。
许疏桐想象过,祁正如果不当兵,绝对是脾气臭到极致的贵公子。
没有祁正的晚餐,许疏桐觉得菜烧得有点多,事实证明,她低估了经过一个月魔鬼训练的赵小强的战斗力。
连炒空心菜用的蒜头,都被他吃得干干净净。
摸着滚圆的肚子,赵小强再次打开话匣子,他说:“嫂子,你可千万别多心,之前来找首长的那些女的,没一个能进营区。男的也没进来过,首长都是在外面见他们。今天来找首长那个,好像还是从海州来的。嫂子,就是你上大学的海州。”
许疏桐说:“京城的朋友?从海州来?”
赵小强说:“是啊!首长家是京城的,上军校前的朋友,可不就是京城的。”
看来赵小强对祁正的事情了解不少嘛!
许疏桐第一次对祁正的事情产生浓厚的八卦,她问赵小强说:“小强同志呀,咱们都那么熟了,你跟我说实话,祁正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回来有没有给你吃喜糖啊?”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吧?会不会回答不好的话,以后就不能来蹭饭吃了?
许疏桐给了赵小强一个鼓励的眼神:“说实话就行,你看我像是那种心胸不宽阔的人吗?”
犹豫一会儿后,赵小强选择如实招来。
赵小强说,一开始,应该只有师里的首长知道祁正已经领证。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结婚要打报告,可能都没人知道他结婚的消息。
师里的首长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外传。
直到去年年底,军地双方,一年一度的联谊会,一团长被师里的首长押着去参加。
一团长那张脸,瞬间成为军方的活招牌。不管是国企还是机关的女青年,都纷纷打听他的信息。甚至大胆的女同志,还主动上前跟他攀谈。
最后还是齐志远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对着那些围着祁正的女青年们说:“各位女同志,不用做这些无用功了!我们一团长,已婚。爱人在滨城。”
赵小强当时也在,听到这话,也非常错愕。
每个月,一团长都会让他给滨城一个叫苏莉莉的人汇款。之前赵小强还猜测,这人大概是一团长哪个战友的遗孀,就像邓嫂子那样的,一团长用自己的工资,给她们生活上的保障。只不过邓嫂子比较要强,住进家属院后,就不再接受一团长的资助。
其他不知道真相的战友,反应和赵小强一样,都很惊讶。
齐志远还对一团长说:“祁团长,你都结婚了,为什么保密工作还要做得那么好啊?”
唐政委适时出现:“我让他保密的,怎么,齐营长,你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