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章 攻守相易

李潼稍加思索已经明白其中奥妙,那璐嗣王想必就是当初在沉香亭,被李儇一顿饭逼得自断胳膊的家伙。眼看袭爵无望,就利用自己亲家在朝堂的身份,与田令孜搭上线。田令孜自从在宫宴时被李潼驳了面子,就千方百计想报复回来。于是将小皇帝对李潼的私怨告诉给韦嵩元,不知许诺过什么,总之让人联系上长安周边势力最大的响马------武户升。然后就有了夜袭竹溪苑,李津枉死的事发生。

以程举的脑袋还想不出这些关键,李潼却将目光放在韦嵩元的职务-----户部员外郎上。

“当初运到山寨的米粮是关外送来还是长安送来?”李潼追问一句。

武户升低头思索一会,答道:“该是关外送来,那米不似关中所种,倒似淮安所产。”

“那东主可曾说过,得手之后该如何?”李潼继续问。

武户升破罐子破摔,一口气全说出来:“按钱老所言,得手之后某家需将竹溪苑烧为白地,尔后趁官军搜捕时,带人出南山,直奔潼关,那里有人会将神策军所持印信过所交于我等,只要我等在潼关待上几月,便能便能归附原籍,除罪免责!”

李潼差点将那草包脑袋撬开,这种事都能信,活该他只能上山当响马。能弄来神策军军籍的哪个不是朝堂大员,更何况一次塞进几百个,那需要多少官员勾结才能办到。又是潼关这种军事要地,武户升只要敢去,那就别想着能活命,还除罪,灭口还差不多。

“对了,某家令人暗中查探韦嵩元时,曾见过昔日银刀军中同僚在其家中出没,只是隔得太远无法细辨,但查探之人当年便是银刀军中斥候,眼力极好,从未出错!”武户升嘟囔着补充一句。

李潼觉着剩下的已经不重要,皇族遇袭,皇帝必然震惊,搜捕无果的情况下,肯定会增调兵力支援,这时倘若黄巢杀来,那潼关守不守得住,就全看皇帝舍不舍得派兵,尤其是连京城周边都有危险的情况下。

“程举,把武户升绑上,带人到山寨收拾米粮,今夜先往南边躲藏,待天明后再做打算。”李潼大声下令。

“躲藏?那官军是假的?”武户升猛然惊醒。

“对,压根没有官军,火是我让放的,你出身银刀,却连夜袭的情况都没弄清楚,仓皇逃窜这才被抓。三百人的属下,当场反戈六成,剩下的也没打算死拼,也就是说,真正忠于你的人只有这十几个,哦,现在还剩四个能动的。”李潼面露微笑,冲着四周宣布。

武户升颓然地走了几步,忽然停下,瞪大眼睛说道:“你不打算回长安?你想拥兵自立!”

程举上前塞了块麻布在他嘴里,小声道:“不想死就闭嘴,这没人是傻子!”

李潼对武户升的发射弧非常担忧,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自己做出这个计划的同时压根就没打算回去,否则控制山寨后第一时间该是往山下求援,而不是追杀他个响马头子。

回到山寨后,李潼才发现,火势已经无法控制,数丈高的火焰直接照亮半个天空,倘若在山下,也许五十里外都能看到。

“抛去金银绸缎,只留粮食,每人背负二十斤,马匹能驮多少驮多少,今夜必须逃出四十里开外,离天明还有两个时辰,传令下去,半个时辰后出发,不得有误,但有违令不从者,就地处死!”李潼皱眉望着眼前这一幕,决定不再拖延。

从山寨走到山下需要近两个时辰,再加上官军收到消息,上报朝中,再批复完调兵手续,没有一整天功夫无法出发,也就是说,李潼拥有整整十二个时辰的逃跑时间。

古人对贵族的命令有种盲从感,即便知道眼前这位大唐皇族在躲避官府,依旧固执地认为只有跟着他才能活命。

大部分的响马先背叛官府,再背叛武户升,这导致李潼成为他们唯一的希望。哪怕前路迷茫,这根救命稻草也能起到暂时的安慰。

李潼对此很有信心,他唯一不放心的却是程举,这名忠心耿耿的帝人在得知自己并未打算下山的消息时,表现异常平静,仿佛早就知道这一结果,至于其他的几名侍卫都是李津部署,在主人被杀的情况下,他们回到长安也是死罪,不如跟着李潼还有丝活命的机会。

“殿下,此事恕末将不得多说,待日后时机成熟,您自会明白。殿下只需知晓,连我在内共有五人追随殿下,直至身死亦无憾矣!”程举背着粮食,小声诉说。

“五人?”李潼有些不解,陪同自己被俘的侍卫一共六人,难道还有一人是

这种思考并未持续多久,太阳升起时,李潼已经离开山寨四十余里,响马们早已疲惫不堪,程举下令休息。

“殿下,您且饮水!”一名侍卫将羊皮做的水囊打开,递到李潼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