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月拒绝了府尹的提议,在她心里古代的律法已经很严苛了,虽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没问题,但是一人犯错诛九族,这点很是不讲道理了。
不过如今直接大改律法,会引起动荡,这一点要慢慢来。
丞相和御史大夫突发疾病去世,这个在民间只作为茶余饭后的话题聊了几句,在朝廷官员心里却掀起了巨大风浪,谁也没想到五公主作为一个女子真的搞死了丞相和御史大夫,坐稳了皇位。
一时间朝内人人自危。
三皇子死在叛乱的战争中了,朝廷上没了丞相和御史大夫,所有官员连月动起来也方便了许多,干脆也不设丞相和御史大夫了,直接设置内阁,准备到时候由荀中等人负责,虽在朝廷上引起了动荡,但是其他人也不敢多嘴说些什么。
看着朝廷上这群迂腐才能一般的人,连月很是头疼。
如今人才选拔还是按照世家大族推选,世家大族垄断资源和朝廷重要的官位,平民即使有才能也无法进入朝廷得到重用。
连月第一次在朝廷上提出改革推举制度。
“臣以为,推举制延续上百年,功大于过,虽有些小问题,但并不影响容朝发展。”
“臣等附议。”
这群人一向会装死,但涉及到自身利益,马上就活蹦乱跳起来。
荀中带回来的起义军首领叫屈言汀,作为起义军首领他并不是靠武力服众,而是靠脑子,进入朝廷后他就被连月安排进了内阁。
屈言汀起身平民,更能明白底层百姓的难处,对于连月提出的科举制自然第一个拥护。
“臣以为,推举制度使得阶级固化,有碍于容朝的发展,为了大容朝的发展应给有才能的寒门子弟一个一展抱负的机会。”
荀中抬头遥遥看着上面坐的人,“臣附议。”荀中家族内其他人一脸气愤震惊的看着荀中,荀中微微扭头错开他们的目光。
连月说是和他们商讨,却没打算听他们的意见:“那就多数听从少数的意见,改革推选制度为科举制,准许寒门子弟参与科举考试!”
“陛下这不合规矩!”
“陛下臣以为”
“行了,既然没其他意见就退朝吧。”
有其他意见您也没听啊,其他官员在下面哀嚎,连月站起身加快步伐出了金銮殿。
下了金銮殿荀中和屈言汀在御书房正等着连月,“陛下。”
连月点了点头:“这些日子朕会安排人监视各位世家大族的动向,一个月后的科举考试就麻烦二位爱卿了。”
“愿为陛下分忧。”
“愿为陛下鞠躬尽瘁。”
连月站起身写了一封圣旨递给他们:“今日这个消息就可以散出去了。”
“单穆,命人快马加鞭传给其他地区。”
“臣等遵旨。”
午时,衙役双手捧着告示前往城门。
“让让,让让!”捧着告示的衙役被其他衙役围在正中间,免得路人碰撞到手里的告示。
“哎,这又是有什么消息了?”百姓已经许久未见那么大阵仗去贴告示了,好奇询问。
衙役也还未见过告示的内容,但是据府尹说是个利民的好消息,也没像往日那般黑着脸,语气也轻松:“是个大好的消息,我们府尹亲手写的!”
“府尹亲手写的?”围观的民众惊呼:“那我现在就要去看看这告示说些了个什么。”
“哎我这摊子走不开,你去看完来给我说一声。”小摊贩拉住准备去围观的朋友叮嘱。
“你这破摊子也赚不了几个铜钱,让隔壁卖包子的李叔帮你看着,你同我一起去看看告示呗。”
“这也行,李叔你帮我看着我这摊子,等回来我说给您听。”
“行啊,你放心去吧。”
等衙役走到城门口,身后已经是有一群人围着了,在城外的流民无法进城,看着这么一群人出来虽好奇,但因为身份也不敢靠近,只能远远看着。
告示被缓慢小心的打开,几位衙役把用面做的浆糊均匀的糊在墙上,将告示小心翼翼的贴上去。
一位识字的衙役清了清嗓子上前大声读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派吾皇拯救上苍百姓”一串彩虹屁,整体读下来大概意思就是,寒门子弟若有才能可以通过乡试和县试进入朝廷做官。
围观的几百人听完公告格外安静,读告示的衙役也有些呆愣,“这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