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章 蓝田县雇工贵得出乎意料

只见县衙用红漆黑漆相间的厚重大木头建成,地面铺着汉白玉石阶,可见这个地方县政府财政相当宽裕。

进了县衙,厍狄娜扎引着薛绍来到县太爷的宽案大桌前,恭恭敬敬地说道:请县令大人上座。

薛绍坐上宽大的檀木椅子。

他想着是不是应该猛一拍惊堂木,让周遭衙卒高呼威武。

但桌案上没有惊堂木,府衙上也没有衙卒。

大唐的府衙和明清时代的府衙不同,尤其是永徽时代的官员作风朴实,没有那么明显的官民区别,官员以办实事为主。

薛绍此前还想着,骤然就上任县令,他完全没有准备,也缺少相关经验,会不会对付不了身为县令要办的公事。

但事实证明,他多虑了。

一进府衙,厍狄娜扎手下的女官很快接管了府衙上下所有的事务。

身为县令大人的薛绍只需要坐在官位上当个吉祥物就行。

顶多有些要紧的事务做好了提案请他拍一下板。

这群女官都是玄武殿调出来的,是帝国顶尖的行政人员,管一个县当然不含糊。

薛绍坐了一会儿,厍狄娜扎献上两张图纸,图纸展现四套大宅院的布局,四套大宅院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落。

厍狄娜扎解释道:禀驸马,这是蓝田县本地胡商安氏家族的宅院,午时娜扎派人与安氏族人协商,安氏家族同意将宅院借给我们使用两个月。

动作可真快啊。

刚一来到就把制药场地的事情给落实了。

薛绍看看这巨大的宅院建筑群落,这面积得有七八百亩。

这是一个家族的宅院,可见这个家族多么富裕。

说到胡商安氏家族。

薛绍知道指的是粟特人、昭武九姓。

自从五十年前太宗皇帝李世民击败东突厥,建立陆上丝绸之路的秩序,丝绸之路的贸易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经过五十年发展,如今陆上丝绸之路已经非常繁荣。

繁荣的贸易催生一批坐拥庞大财富的商人家族。

大唐继承中原农业王朝的传统,采取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大唐贵族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经商有种种障碍,因此大唐的中上阶层较少涉足商业。

这就给了素有从事商贸传统的胡人通过丝绸之路在大唐做出大生意,赚得大钱的机会。

这些胡人主要生活在中亚地区,也就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各种名字带有斯坦的国家,以及伊0朗、阿0富汗一带。

在这个时代,这些人被通称为粟特人。

汉朝时有大量粟特人居住在华夏的河西走廊地域,主要聚集在张掖郡昭武县。

这些居住在昭武县的粟特人大部分姓康、安、曹、石、米等九个姓氏,所以粟特人在华夏也被称为昭武九姓。

粟特商人往来陆上丝绸之路,赚得大量财富,在大唐的影响力日渐扩张。

日后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就是粟特人的后裔。

粟特人在大唐有多处聚居地,比如敦煌、酒泉、碎叶,长安作为国际商贸都市,也有大批粟特人聚居。

但是能够住进长安城内的粟特人不多,来到长安的粟特人主要集中在卫星城蓝田县。

这家姓安的粟特人就是粟特豪商的代表。

据厍狄娜扎解释,这家粟特豪商趁着夏末入秋时节返回西域故地,宅院空出来,可以提供使用。

薛绍无话可说,来都来了,都上任了,总不能不落实场地。

薛绍把事情都交给厍狄娜扎去办,他自己走出府衙,在街上逛着。

他一边逛着,一边想着,还有什么法子可以搞砸制仙药的事情?

他走到蓝田县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