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绍看着这么多大唐将士在北境忍受极寒,心里也过意不去。
只要蜂窝煤不要卖给突厥人就好了,给唐军自己使用,让唐军将士不至于在严寒中受折损,这算是做一件好事。
薛绍的三观还是妥妥伟光正的。
薛绍将蜂窝煤的制作方法详细说了。
王方翼和程务挺如获至宝,立马下发军令,让全军将士连夜开始挖掘煤石。
顿时这两千人的营地大大小小的营帐里连夜响起挖土声。
众将士就着脚下的土地随便一挖就挖出煤矿石来。
第二天早上,挖出来的煤矿石已经堆成小山。
王方翼和程务挺分配将士们分别去收集枯草枯木和黄泥。
同时,众将士将煤矿石击碎磨碎成煤屑。
准备好三种原料,众将士再按照薛绍调配比例搅拌,制出几百桶劣质煤屑、草木屑、黄泥混合成的黑泥。
然后众将士将黑泥分成一个个圆柱体,戳出贯穿的九个洞,制成蜂窝煤的雏形。
这些蜂窝煤雏形放在放在阳光下晾晒。
三天之后,第一批共计五千颗蜂窝煤制成了。
经过试验,大部分蜂窝煤虽然劣质,但还能够使用,能达到取暖效果。
这就是蜂窝煤的牛批之处,哪怕做得再渣也能凑合。
而且制作工艺很快能完善起来,这个工艺没什么了不得的难处,只是一些细节需要经验积累。
比如煤屑磨碎是否均匀,三种原料调配的比例,制出黑泥的湿度,晾晒时阳光是否足够猛烈等等。
随着众将士技术的成熟,蜂窝煤基本都能合格,取暖效果也会更好。
制出这第一批五千颗蜂窝煤已经让众将士欢天喜地。
大伙都被冻怕了啊,眼下有了蜂窝煤,妈妈再也不动担心我半夜冻醒。
一座数十人的营帐,只需要三四颗蜂窝煤,就能保证一夜温暖如春。
见识了蜂窝煤的神奇,众将士都撸起了袖子,疯魔一般日夜赶工制作蜂窝煤。
这是助他们渡过寒冬的救命之物啊,一万将士都指着它在这鬼地方过冬。
再多也不怕多啊!
他们做一批晒一批。
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蜂窝煤被制出来。
河套南岸的唐军营地变成一片黑漆漆的地带,晾晒的蜂窝煤、晒干后囤聚在营地的蜂窝煤,堆成一座座小山。
在南岸的两千名唐军都变成煤矿工人一般,每个人都浑身漆黑,只有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
鄂0尔0多斯的这片死地面积达好几里。
放在前世的现代社会,这片煤矿也称得上十分可观。
放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提供这般朴素的供暖手段原料,这片煤矿估计可以开采好几年。
不用打矿井,不用爆破,随便一锄头挖下去就有煤矿,天下也只有鄂0尔0多斯这般得天独厚。
半个月过去,黄河0南岸营地蜂窝煤堆成了好几座金字塔。
将士们共计制成六万枚蜂窝煤。
王方翼和程务挺估算过,全军共计一万将士,渡过一夜需要耗费两千枚蜂窝煤。
这六万枚蜂窝煤,足够支撑全军一个月的用量。
王方翼和程务挺觉得制出这么大的量,暂时足够了。
眼下已经临近冬至,真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了。
在北岸的八千将士还在挨冻,必须尽快把蜂窝煤运过去。
之所以一直没运过去,主要是因为运蜂窝煤渡过黄河难度很大。
蜂窝煤和郁金香不一样,蜂窝煤沾水会废掉。
而且薛绍用这种相对原始的方法制出的蜂窝煤因为没有添加木炭粉、硝酸盐、高锰酸钾等助燃剂,比较难以燃烧,如果稍微沾水,或者潮湿,一大片蜂窝煤就毁了。
而眼下渡河的工具无非是小船,还有很多小木筏,这种运载工具难保蜂窝煤不会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