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绍全副武备走出敦煌的安西大都护府,来到城外的军中。
王方翼和两千精锐已经排布严整。
王方翼上前来将一把鹰角弓递给薛绍。
薛绍试试这把弓,果然与他在北方草原上用的那把弓同样精良。
薛绍此时二十七岁,正在体力的巅峰期,射雕手的技术还在,无论骑射,都是精锐兵士的级别。
经过此前几次大航海的征伐,薛绍也积累了足够的领导经验,所以眼下他号令这两千精锐自然不成问题。
薛绍策马来到两千精锐面前,喝道:大唐精锐何在!
两千兵将齐声喝道:在此!
薛绍:贼兵犯我边境,夺我国土,何如!
两千兵将齐声:驱之!
薛绍:贼兵掠我人民,杀我同胞,何如!
两千兵将齐声:杀之!
薛绍:随本都护出关!杀贼!不胜不归!
众兵将呼喝震天:不胜不归!
王方翼作为副将跟随在大都护身侧,他跃马拔剑,喝道:随大都护出征!不胜不归!
众兵将更是发出震天的呼啸。
薛绍调转马首,往玉门关的方向奔去。
王方翼率领两千兵将,跟随薛绍奔去。
此时的玉门关正在吐蕃大军的围困下丝毫不敢动弹。
在实际的地理意义上,玉门关是大唐真正的边关。
大唐的西域从没消停过,玉门关一直面临着异族叩门的侵扰。
玉门关关隘的城池不算大,驻扎着三千唐军。
这些唐军都是从关中、河西走廊挑选来的精锐,其中有不少百战老卒。
自从半年前安西四镇失守,玉门关的守备压力一下子增加了好几个数量级。
吐蕃骑兵隔三差五就前来侵扰,对玉门关发动攻势。
玉门关作为一座百战雄关,在目前的局势下还是能够挡住吐蕃人的攻击。
但是作为大唐边境最大的雄关,玉门关的责任和功能不只是抵挡异族的攻击而已,其主要任务还有维护边境的秩序,包括保护丝绸之路的秩序,保护往来西域的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边境的城镇的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