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3年,大唐开耀三年,岁末十二月。
长安城进入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
傍晚,寒风吹打着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心脏在寒冷中一片寂静。
蓬莱殿。
玉奴才人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汤药走进宫殿。
胡床上,李治在闭目养神。
玉奴才人:陛下,该进脑立清了。
李治睁开眼,端过脑立清,一饮而尽。
李治叹道:多亏驸马的进献头风疗法,朕身子才能好转。若无驸马进献之功,朕真不知今日还能有多少阳寿。
玉奴才人:陛下多虑了。陛下万寿无疆
李治:万寿无疆,话都是这么说,但谁曾万寿无疆过?多得驸马的孝心啊!
玉奴才人:陛下说的是。
李治:你再看看这个。朕真是犯愁啊!不到两年,驸马在岭南做了这么多事情。
李治指着旁边桌案上堆成小山一般的奏折。
玉奴才人翻看那些奏折看了看,边看边说道:驸马在岭南种甘蔗?甘蔗是什么东西?用甘蔗能制出石蜜?石蜜就是那种像金子般贵重的甜物?天哪!驸马自己做出了石蜜?
玉奴才人看到关于驸马自行生产石蜜的奏报,她就惊得瞪大了眼睛。
石蜜在阿拉伯帝国进口,从岭南入境,运到长安来价钱又翻一倍,所以当真是像金子一般贵。
玉奴才人继续看奏折:驸马发明了丝竹纸的造纸术?用甘蔗的废渣和毛竹就能造纸?这就是驸马造的纸?
玉奴才人拿起旁边一张青白色、光滑细腻的纸张看着。
玉奴才人:这纸张的质量怎么这么好?又光又滑,色泽也漂亮。这种纸,一天能产五十万张?
玉奴才人又深深地吸一口凉气。
这般品质上佳的纸张,长安城一年能产五十万张就不错了。
玉奴才人继续看着奏章:驸马还发明活字印刷术?一天能印十万页纸张?一本书一个月能印五万本?这这太惊人了!
李治叹道:朕此前看过大慈恩寺的和尚那雕版印佛经,一个月能印一千本就阿弥陀佛,驸马用着活字印刷术,一个月能印五万本。
玉奴才人有点恍惚,说着:这是如何做到的,简直不可思议。
李治拿起旁边的一本《三国演义》,说道:这就是驸马用活字印刷术印出来的书,这本《三国演义》是驸马爷写的。
玉奴才人接过《三国演义》翻了翻,惊道:就是这个故事!近来听说有个讲三国的故事风靡长安,东市西市的说书人全在说那个三国故事,演皮影戏的也在演那个三国故事我听过桃园结义,草船借箭这些章节!原来这是驸马写的!
《三国演义》的故事已经从岭南传到关中,迅速风靡长安。
李治揉了揉疲惫的眼睛,叹道:听说这一本正版的《三国演义》在西市已经炒到十两黄金一本。前日朕收到这本《三国演义》,朕读了两个通宵,简直写得太精彩。
玉奴才人惊诧:驸马爷种甘蔗,造石蜜,造丝竹纸,发明活字印刷术,还写书?这这是如何做到的?简直不可能!
李治叹道:你也觉得难以置信吧?朕也觉得但还不止如此。驸马还发现一种水稻,叫占城稻,这种水稻一年两熟,还适合在岭南耕种。
玉奴才人更是大惊失色:竟有一年两熟的水稻?还适合在岭南耕种?
李治:正是。因为有占城稻,今年下半年岭南的粮食收成提升了将近一倍。朕简直难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