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正是。敦煌是中原最偏远的地方,那里胡风汇杂,朝廷掌控那里是最为不易的,轻易放任那里,恐怕敦煌会脱离朝廷的控制。
上官婉儿:天后说的在理。只是眼下收取这笔赋税,在敦煌设置海关的确是个最理想的法子,或者先试行一番?
武曌掂量一会儿,说道:那就先这么办吧,赋税两成,敦煌设置海关,所有货物入关在敦煌征收关税。
上官婉儿:婉儿领旨。
两日之后,朝廷的圣旨送到安西都护府。
李令月接到圣旨,马上呈给夫君。
薛绍看着圣旨,露出笑意。
武曌果然还是同意了,看来武曌还是没能预料到开放敦煌成为海关关口的后续影响,这个影响将大大出乎天后的预料,短短几个月之内,敦煌的繁荣就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想,河西走廊、关中、乃至江南、燕地的人口都会朝敦煌汇聚而来,因为这里有海量的金钱流动和利润可以攫取。
至于安西都护府如何掌控敦煌,这更是不难,敦煌作为商贸中心之地,那里胡汉混杂,朝廷在敦煌的控制力并不强,至少办事情的官员还是得靠当地人,所以安西都护府不难在敦煌的官府里面安插人手,朝廷会委派大员前来敦煌执掌政事,但只要下面办事的人都听安西都护府的号令就可以了。
敦煌的经略成功了,安西都护府的人口就不成问题,而且敦煌的发展将成为安西都护府的一大助力。
薛绍说道:召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人前来,王方翼也召来,该好生商议敦煌的事情了。
安西都护府的骨干成员迅速聚集开会,将在敦煌安插人手,尤其在新设置的海关安插人手等事宜布置下去,并且把将安西都护府的棉产品运入大唐等事宜也布置下去。
狄仁杰主持与众官员制定了计划和步骤。
会议结束之际,薛绍想了想,说道:明日,我与公主将亲自赴敦煌,敲定安西都护府的集市选址等事宜。
狄仁杰:大都护,此事让我们来办就可以,不必驸马与公主出面。
薛绍:不妨。我们得争取一步到位,将敦煌建设完备。
第二天,薛绍和李令月在王方翼的护送下离开伊犁河谷,赴敦煌而去。
他们骑马而行,三天之后进入玉门关,抵达敦煌。
薛绍来到敦煌城,他细细看了敦煌城的布局规模,他在城西选定了一片一千平米见方的场地,对陪同他视察的敦煌官员说道:这片地方,就是安西都护府在敦煌的集市。
陪同的敦煌当地的官员正是安西都护府安插的,该官员立即答道:得大都护的令旨,这片地方便划出来,作为安西都护府的集市。
薛绍又在场地巡视一番,交代着:这里就是敦煌西市,这里的建设不遗余力,对标的目标就是长安西市,这个西市的建设规模必须比长安西市更大,必须建成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商贸市场
薛绍和李令月留驻在敦煌,等着半个月后敦煌西市的开市。
在薛绍和李令月视察敦煌的同时,狄仁杰、姚崇、宋璟等文官迅速展开布局,往敦煌城安插了诸多骨干文官,同时,安西城的文官集团协助武官集团,开始运转伊犁河谷出产的棉产品,运向敦煌。
半个月后,随着安西都护府第一批价值总计四亿钱的棉产品运入玉门关,运抵敦煌,敦煌的海关机构也同时成立。
这一切事务在这个时代都属于初创,所以一切手续事宜也都从简,所以办理起来速度较快。
敦煌的海关并不设置在敦煌,而是设置在玉门关。
位于玉门关的海关核定了安西都护府运来的棉产品的价值,收取八千万钱左右的关税,准许安西都护府的棉产品入境。
薛绍和李令月在敦煌看着一千多辆四轮车将新安西城的货物如潮水一般运入敦煌,运入他们选定的敦煌西市。
安西都护府不打算运着货物深入内陆,他们的货物只来到敦煌为止,在这里货物将分销给各路大唐的商人,这些商人在这里买走安西都护府的货物之后,会运着货物深入大唐境内,运到大唐各地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