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8章 器弩悉弄赞普的忧虑

此时的逻些城,布达拉宫中心的最高处,一口岩洞幽深黑暗,岩洞的两旁各有一座小白塔。

这里是布达拉宫的制高点,因为布达拉宫建筑在红山的山巅,所以这里也是逻些城的制高点。

岩洞里面,一个年轻男子正端坐在黑暗之中冥想,他的两边是两名喇嘛,两名喇嘛诵着经文,辅助着男子的冥想。

这位男子正是二十四岁的吐蕃赞普器弩悉弄,后世又称他为赤都松赞。

在历史上,他是颇有作为的一位吐蕃王朝统治者,作为著名的松赞干布的血脉,他名正言顺地继承了吐蕃王族的权威,并在掌权的时代开拓了吐蕃王朝的基业,进一步推动吐蕃王朝的强盛。

不过与其说是器弩悉弄推动了吐蕃王朝的强盛,不如说是吐蕃王朝走在走向强盛的大势上,器弩悉弄只是跟随与顺应了这个大势。

这个时代吐蕃高原的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大量后世变成荒漠的土地此时是肥沃的草原,适合人类放牧与耕种,吐蕃高原的人口繁殖到近千万之众,在后世的现代世界,吐蕃高原的人口不过三百多万,所以可见盛唐时代吐蕃高原的自然条件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从根本原因上看,是自然环境的优越造就了吐蕃王朝的强盛。

不过吐蕃高原与华夏腹心大地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气候的稳定性,高原虽然有昙花一现的气候温暖时期,但是随着气候变化,吐蕃高原上的繁荣一去不复返,华夏腹心地带则能够一直保持温暖良好的气候环境。

按照器弩悉弄的习惯,每天的整个早上的时间他都用于冥想,这是吐蕃人特有的习惯,这样做能够让器弩悉弄的头脑更加清醒,思维更加清晰。

二十四岁的器弩悉弄已经完全亲政,他完全担负起政治决策事务,每天早上的冥想能够让他有更准确的直觉,更好的应对复杂的事务和险恶的朝局斗争。

良久之后,两名喇嘛的诵经声缓缓停下。

器弩悉弄还闭着眼睛。

其中一名喇嘛开口,语速缓慢地与器弩悉弄说着一些重要的政事。

喇嘛说着:大论六日前调动军队向东,与唐军交战一轮,没分胜败,大论回书,解释这一战是为了试探唐军在川地的兵力部署虚实

大论指的就是噶尔钦陵,汇报噶尔钦陵的动向,这是喇嘛每天惯例的事情。

器弩悉弄眯着眼睛,但其实他细细地听着,他发问道:大论没有其他动作?

喇嘛说道:大论近来动作不多,只有东进这一战。

器弩悉弄思量一会儿,说道:打一场没有结果的仗,这不像大论的作风。

喇嘛说道:我等也觉得奇怪,派了快马前去查问,大论近来动作不多,但除此之外,似乎没什么异常。

器弩悉弄思考着,与噶尔钦陵的博弈占据了他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毕竟眼下吐蕃王朝的国事掌握在噶尔钦陵之手,他制得住噶尔钦陵,才能控制住吐蕃王朝。

对于器弩悉弄来说,噶尔钦陵就像他人生之中的魔鬼,从他懂事开始,这个魔鬼就盘踞在他身边,他六岁时就登基,噶尔钦陵掌控王朝的大小事务,他完全处于被架空的地位。

如何对付这个魔鬼,是上苍赋予他的人生难题。

随着他年岁增长,他自然渴望夺回权柄,他与噶尔钦陵必定会有鱼死网破的一天。

他想起童年少年的时候,噶尔钦陵如同一个他无法对抗的庞然大物压在他的头顶,让他恐惧,每一年他最恐惧的事情就是噶尔钦陵回朝面圣的那一天,他只要想到那个可怕的宰执大人的存在,他就禁不住颤栗。

战战兢兢地活了二十多年,如今他终于有力量与这个魔鬼做一番抗衡了。

幸运的是,随着他年岁增长,噶尔钦陵也老了,上苍在岁月上是公平公正的,噶尔钦陵随着年事渐长,他的精力开始衰退,他的影响力、威望开始下降,对吐蕃王朝的掌控力不再那般如日中天。

如今器弩悉弄可以培养自己的心腹以图对付噶尔钦陵,甚至可以派出自己的探子前去查探噶尔钦陵的动向,这在他年岁更小的时候是他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他可以一举击败这个魔鬼,完全地获得属于他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