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跟在薛绍身边,说着:预计后续可预见的一年之内,来这儿的胡商还会不断增加,恐怕得增加到三十万上下这些胡商里头,有昭武九姓,有大食人,有突厥人,有吐蕃人,还有契丹人,高丽人,简直是九州五族齐聚,这些人聚到一块,简直就像火药桶一般
薛绍看着集市里头越发混乱的景象,这些胡商大部分的目标是冲着安西都护府的棉产品而去,同时彼此之间也相互交易,粟特人会把商品卖给大食人,大食人会把商品卖给吐蕃人、突厥人
这座集市已经迅速建成,这里正按照薛绍计划的方向发展,这里已经成为大唐西域的中心,而薛绍的目标是,让伊犁河谷和安西城成为整个欧亚大陆的中心。
这里将成为东方的大唐和中亚、欧罗巴的交汇点,将成为欧亚大陆的核心枢纽城市,东西方的文明将在这里汇聚,而安西都护府会从这里开始,将影响力扩张到整个世界。
但是这文明汇聚、成为枢纽核心的目标显然很不好办。
眼下这十来万不同民族文明的商人聚集在一起,简直随时都可能爆发大规模冲突。
这个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远比薛绍前世的现代世界大,这个时代可没有铁路飞机互联网,完全没有全球化的概念,不同文明之间语言不同,习俗不同,行事方式不同,所以汇聚一起难免有剧烈冲突。
宋璟继续说着:王将军调拨了三千兵力在这里镇守,但是三千兵力哪里足够?这些商人都是自带武装的,十万之众,如果乱起来,恐怕出动安西城的所有武装都压不住。
薛绍点头道:所以应该扩军。
薛绍已经和狄仁杰将扩充安西军的计划提上日程,眼下新移民的数万良家子中,挑选出一万良家子训练整编成军队问题不大,只是需要时间。
宋璟叹道:这扩军只是着实应该快马加鞭,安西城这发展速度太快太快了,非得有更大规模的兵力不可啊!
薛绍看着宋璟忧虑得眉头皱成一团,他拍拍宋璟的肩头,劝慰道:难为大伙。发展太快也是个麻烦事,稳定仍是第一要务,扩军是一定会加紧完成的。
宋璟叹道:驸马爷,还有移民,虽说每月有新来六七八千人,但还是不够啊,每月新来的商人有两三万,唐人的数量还是压不住。驸马爷不是爱说主体民族必须占绝对优势吗?眼下咱们唐人还是太少了,得加紧扩充才是,我是觉着,不妨把移民的标准放宽一些
薛绍摇头否定道:不可。移民的筛选绝不可将就,必须严格把关,如若招来一些乌合之众,虽说是唐人,也未必能凝聚一心。咱们这里是大唐面对全世界的桥头堡,必须坚决把控好人民的素质。你不必这般焦虑,咱们不是把胡人都安置在城南了吗,这个政策还是能够维持住秩序的。
眼下安西城的城西是集市,城南是聚居地。
所谓聚居地,就是给胡商胡人居住的地方,按照安西都护府严格把控的政策,胡人是不能进入安西城居住的,哪怕你再豪富,在自家国内地位再高,也不能进入安西城,安西城只有唐人能够进入,胡人必须住在聚居地里面。
宋璟叹道:聚居地的政策虽说不错,但是聚居地才多大,顶天了就容纳四五万胡人,还有数量七万上下的胡人呢?这些胡人全在集市外头搭营帐,这些人什么时候放一把火,发动一番暴乱,都是有可能的。
薛绍考虑着宋璟所说的,这安西城的商业发展太快了,也是个棘手的事情了。
薛绍叹道:你说的是,秩序是第一位的,必须让这些胡商安分守秩序。
宋璟:所以首先还是得咱们都护府扩军,有军队在手,这些胡商才能安分。另外,最好来一次杀一儆百,杀一些胡人,震慑他们一番。
此时他们来到集市的中心地带,之间前面十步开外,一阵混乱爆发开来,一伙吐蕃商人抢着要购买一批棉布匹,与一伙大食商人起了争执,吐蕃人丝毫不客气,他们立即发难,朝大食商人殴打而去。
双方加起来有百来人,这是一场颇具规模的斗殴了。
宋璟见怪不怪地看着,众卫士也没人动作,显然对于这类斗殴他们都看得多了。
吐蕃人和大食人打了好一会儿,两边都没占到便宜。
随着这场斗殴的愈演愈烈,周遭的其他商团也被牵扯进来,本来这些商旅商团各管各的,都是为了利益而来,但是毕竟其中有的是吐蕃商旅,有的是大食商旅,有两支大食商旅眼看自家人被欺负,就冲进来助战。
一时间吐蕃人落在下风,被众多大食商人围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