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人始终是一个问题。
不怪乎这些吐蕃人如此嚣张,如果大食人的国家不是远在千里之外,而是近在咫尺,这些大食人一样会非常嚣张。
而且在一年前,西域还在吐蕃人的掌控之下,吐蕃人在西域还有不少残留势力,所以这些吐蕃商人自然心态上更加有凭借。
或许是时候对吐蕃下手了。
薛绍当夜返回大都护府,召见狄仁杰和王方翼。
薛绍先与狄仁杰商议在伊犁河谷内划定范围,严格执行安西都护府的律法的想法。
狄仁杰和王方翼落实了一些细节,这事情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大家有共识必须这么做,所以还是很快落定了。
议完第一件事,薛绍继续说道:还有一事,是兵戈之事。
王方翼眉头动了动,他听见兵戈之事就头疼,安西都护府目前依然只有一万兵力,这一万兵力得耗费数千在北方维持与西突厥人的武力均衡状态,还得在伊犁河谷四处巡逻,维护伊犁河谷的安定,如今还得对付这十数万的胡族商人,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每个兵士都是一人干二人份的工作。
狄仁杰不动声色,说道:不知大都护所言兵戈之事,所指的是?
薛绍:吐蕃。
狄仁杰点点头,说道:吐蕃在西域仍有诸多残余势力,须得有所对策。
狄仁杰对于目前吐蕃人是个麻烦这个事情是有共识的,他觉得应该有所应对,想法子压制一下吐蕃人。
狄仁杰想了想,说道:此前与王将军说过,派出一支轻骑兵,扫荡伊犁河谷南边的马贼巢穴,这些马贼十有是吐蕃人,其中半数是吐蕃在西域的残留散兵纠结成匪,半数就是吐蕃朝廷派来侵扰西域的兵力伪装成匪。这些吐蕃马贼团伙最多千人,少则数十人,总体数量达两三万,但是势力分散,各行其是,所以要击破不难。
王方翼一直不动声色,让他派出兵力去扫匪,在安西都护府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这也是个麻烦事。
但狄仁杰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王方翼不能不接茬,他说道:狄相说的是实情,吐蕃马贼在伊犁河谷南边游弋,侵扰不断,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毕竟他们数量达两万以上,如若放任之,待他们势力再壮大,尤其是与突厥人、粟特人勾结,这会对我们造成威胁。眼下以这些吐蕃马贼团伙的势力,我们可以派出两支军队,一支千人,军队带五日辎重,从东出伊犁河谷,再分东西两路,分别向东西方向清剿吐蕃马贼。这些马贼战斗力不强,我们的轻骑兵一路逐一剿灭之,不成问题。只要经过一轮扫荡,这些吐蕃马贼势必大受打击,会起到有效的遏制。
狄仁杰补充说道:王将军所说的这般扫荡,是我们处理这个问题成本最低的方式,出动两千兵马,一个月之内就可以完成任务,日后每年大概都需要进行一次这样的武装巡视,保证伊犁河谷南边的秩序。
薛绍不动声色道: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武装巡视?
王方翼说道:西域毕竟蛮夷杂处,不免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武装势力,我们预计每年得进行一次例行的武装巡视,保证我们掌控这里的秩序。
薛绍:这些不可控的武装势力,据我所知,其实都是吐蕃人的势力,大食人,粟特人的马贼匪帮不会把势力延伸到这里来。
王方翼:也可以这么说吧,这一带的匪帮大部分是吐蕃人的匪帮。
薛绍:我们都知道,吐蕃人不会放弃对陆上丝绸之路的觊觎的,他们图谋侵占陆上丝绸之路,他们就仍然会一直侵扰安西都护府,我们扫荡他们一回,他们第二年又会卷土重来,如此往复循环,是不会停止纷争的。
狄仁杰:驸马爷说的是实情,吐蕃人还会一直侵扰我们,但是在目前来看,扫荡还是能缓解这个问题,至少遏制吐蕃人的势力蔓延。
薛绍:但这始终是治标不治本之策。
狄仁杰和王方翼都思量片刻,问道:那大都护以为呢?
薛绍:行治本之策,灭了吐蕃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