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0章 噶尔钦陵的败退

相反的,如果他战死,或者落入唐人的手上,那么吐蕃高原上将再没有复国的领袖,毕竟在吐蕃赞普已经投降的情况下,只有他还能领导吐蕃人民的复国行动。

所以他必须保全自己。

这一战战败对他来说仍然不会是致命的失败,他在吐蕃高原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他仍然是吐蕃人民反抗唐人统治的领袖,即使他战败了,即便他的这六万大军被击溃,他仍然可以卷土重来。

他可以返回吐谷浑故地,或者去吐蕃高原的南疆,吐蕃人民的反抗热情不会减少,他凭着威望和人心所向,很快可以再拉起一支军队。

而且这六万大军虽说被唐人击溃,但是实际上唐人没有对吐蕃大军造成多大的杀伤,吐蕃将士阵亡加上受伤的人数不会超过十分之一,十分之九的人马仍然完好无损的,这些人马之中的大多数只要得到噶尔钦陵的号召,他们仍然会回到噶尔钦陵的统领之下,所以噶尔钦陵不需要耗费多长的时间就能再组织军事力量卷土重来。

所以噶尔钦陵并不执迷于今天这一战一定要获胜,只要他保全自己,他还可以重新来过。

此时噶尔钦陵快速地朝南边撤去,只要撤往南边,脱离唐军的兵力范围,他会进入吐蕃军队的势力范围,他可以迅速收拾乱兵残兵,可以再次组织对唐军的围堵,或者他可以收拾兵力退去,撤到安全的地方再谋划反攻。

噶尔钦陵于是按照自己的盘算一路策马南奔,他的身后军队将士正面临唐军凶狠的冲击和剿灭,噶尔钦陵头也不回。

败军不恋。

噶尔钦陵镇定地撤离战场。

很快,噶尔钦陵逃出唐军的兵力范围,他稍稍减缓了马速,他须得看一看地形与方向,毕竟夜已深,他得看清方向才能做下一步打算。

就在此时,噶尔钦陵听见身后一阵骚动,他心神一凛,他回头看去,只见一阵不同寻常的尘烟在乱军之中卷起。

噶尔钦陵一惊,他察觉不祥,他立即策马前奔,他奔出没多远,再回头看去,果然看见一支唐军径直朝他冲来。

唐军为首的是一个年轻将领,只见他身着轻甲,手上拿着一张长弓。

正是薛绍。

薛绍身边带着十数名亲卫,他双腿紧夹马肚,松开握缰绳的手,右手扬手搭箭,一箭射向目标。

只听得一道破风声袭来,噶尔钦陵身边一名亲卫应声而倒。

噶尔钦陵闻声大惊,这箭术之精准简直超乎常人。

薛绍马上搭弓一射,他在黑夜中无法完全瞄准,只能凭着马蹄奔腾的声音,结合暗淡的月色映照出来的朦胧影子,判断敌军的方向,他扬弓一射,又是一道破风声,这一箭射中噶尔钦陵身边的亲卫的马匹,马匹轰然扑倒。

薛绍方才看着王海宾率领安西军先锋及时赶来援救,一举冲破噶尔钦陵亲卫的军队时,他马上率领自己的精锐亲卫前突,冲入乱军之中寻找噶尔钦陵的去向。

他知道这一战最重要的目标是噶尔钦陵,噶尔钦陵是眼下吐蕃人实际上的领袖,这一战实际上安西军没有给吐蕃大军带来多大的杀伤,如果给噶尔钦陵逃走,这对安西都护府来说依然后患无穷。

噶尔钦陵回头就可以收拾大军继续攻击他们,就算是噶尔钦陵组织的军队一时无法击败他们,但是只要噶尔钦陵不断在吐蕃高原上对他们组织骚扰,这仍然会对安西都护府对吐蕃高原的经略带来巨大的麻烦。

所以这一战除了击溃敌军,更重要的是要收拾了噶尔钦陵,让他再无法兴风作浪。

薛绍在乱军中搜寻了一阵,没有看到噶尔钦陵的身影,他再看吐蕃军队在安西军的冲击之下很快陷入混乱,而且吐蕃军队没有再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因为吐蕃军队已经失去了组织的中心。

看着吐蕃军队已经失去了轴心的状态,薛绍于是推测,噶尔钦陵必定是已经撤走了,以噶尔钦陵的经验,他知道这一战已经反转无望,他不会再做无谓的挣扎。

薛绍于是搜寻噶尔钦陵撤走的方向,他推测噶尔钦陵应该撤向南边,因为经过安西军的冲击,这片战场的北边已经被安西军的兵力掌控,所以噶尔钦陵最大的可能是撤向南边。

薛绍率领亲卫以轻骑的速度奔向南边,他追出战场,果然看见前方一支吐蕃溃军正在快速撤走。

薛绍看着这支吐蕃溃军的姿态,他知道那极有可能就是噶尔钦陵的队伍。

于是他策马急追,扬弓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