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目前对于疏勒城的安西军和两万唐人商队来说,最危险、最薄弱的地方就是物资。
他们修建城墙需要物资,只要水泥断了一天的供应,这城墙的修建进度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因为修建城墙的工作不能停,水泥会风干,烧制的砖头不能囤积,所以必须保证安西城那边的建筑材料供应,才能维持着快速的修建进度。
另外物资方面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
这里有两万多张嘴要吃饭,而且这两万多个人手每天从事着大体力劳动,每天都要消耗海量的粮食,而疏勒城这里是没有粮食供应的。
哪怕是薛绍想花钱买都买不到。
此前他率领的两千精锐带来的粮食只够这两万多人吃一天。
眼下疏勒城两万多唐人的粮食全靠安西城的物资运输供应。
这条物资运输通道需要运输建筑材料,只有不足一半的运量用于运送粮食。
所以每天的粮食都是紧巴巴的。
只要有一天物资运输线路受阻,这两万多唐人就得饿一天的肚子。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人是铁饭是钢。
对于一支军队,或者一支建设队伍来说,粮草的保证是最重要的。
再强的士气,再好的组织能力,没有粮草的支撑都是空谈。
人如果饿了肚子,什么东西都会自动瓦解。
所以薛绍深深地知道这条运输线路保障的粮草运输的重要性。
只要粮草的运输断了一天,疏勒城这两万多唐人就会士气大丧。
如果断两天,就会出乱子。
如果再碰上天气不好,比如突降大雨,导致粮草运输再受阻一天,那么疏勒城这两万唐人的队伍就会瓦解。
这个城墙修筑的计策就会流产,大食商帮就可以毁掉修建到一半的城墙和安西都护府的大计。
所以薛绍深知粮草供应是命脉。
他最担心的就是大食商帮继续侵扰,甚至亲自上阵派出武装力量断了安西都护府的粮草供应,那么疏勒城的唐人就会乱了阵脚。
但是看来大食商帮没有看清薛绍的底细,大食商帮没有选择继续侵扰唐人的运输线路。
可以说,大食商帮错失了一个瓦解唐人的大计的最好的机会。
随着大食商帮的第二轮谋划被瓦解,安西都护府在疏勒城的城墙修建计策继续稳步地推进。
又过去七日,城墙已经修建了一半的高度。
这个进度看似是修建了一般,但是其实这片城墙的根基已经打好,底部的建筑基础已经建好,接下来只是在上面堆砌红砖,这个工作是比较简单的。
按照这个进度,安西都护府只需要再过十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城墙整体结构的修建。
完成整体结构的修建之后,接下来还需要细化城墙的设计,但是这些工作已经不是重点,到那个时候城墙已经建好,木已成舟,安西都护府在疏勒城的经略就算是完成关键一步了。
这天上午,薛绍来到疏勒城内城的城墙上。
内城这个称呼已经名副其实。
因为安西都护府在疏勒城外面建造的城墙已经建起,相对于这片新建起的城墙,原本疏勒城的城墙和城池已经变成被包围的内城。
薛绍看着晨光升起,正在兴建的外围城墙在晨光中泛着红光。
因为这面城墙使用红砖头修建成的,所以整片城墙看着是淡红色的。
加上安西都护府使用的是崭新的修建技术,这片城墙看着轻盈,但其实坚固,墙面又十分笔直。
所以整片墙壁看上去十分宏伟,又有着独特的美感。
薛绍笑道:红墙。
跟随在薛绍身边的韦新田问道:大都护是说这面城墙的名字。
薛绍笑道:没错,这面城墙就叫红墙。这座疏勒城,应该叫做红城。
韦新田说道:红墙,红城。这两个名字都好,独特,而且气势足。
薛绍说道:这里是安西都护府的红城,红城这两个字,透露出安西都护府的血性。这里就应该有血性,因为这座城池是大唐西进中亚的前哨,也是安西都护府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进军大食帝国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