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8章 唐人的棋局

唐人出关营商的人数迅速增多,这对于西域陆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发展自然是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疏勒城这两个月来商贸体量迅速地增大。

大食商帮对于这个状况当然是非常满意的。

毕竟只要疏勒城的商贸增长,他们所获得的利益也会随之快速地增长。

疏勒城越是富庶繁华,大食商帮当然越不愿意放弃在疏勒城的商贸利益。

所以大食商帮对于与唐人的谈判结果他们是感到很满意的。

能够与唐人和平共处是最好的,哪怕必须割让给唐人一些商贸利益,这也没问题。

力量永远是最好的谈判武器。

随着安西都护府的城墙修建完成,随着安西都护府在疏勒城的博弈中占据主动权,大食商帮渐渐地越来越对唐人抱着妥协和退让的态度。

随后的半个月,大食商帮继续与唐人维持着相安无事的状态。

大食商帮继续做着他们的生意,继续主持着疏勒城的商贸活动,继续从往来的商旅中抽取税赋。

安西都护府则继续修建着红墙,并且随着红墙的建成,安西都护府在红墙内部的房屋营建工作也更加迅速地开展着。

在安西都护府的全力修建之下,红墙内部的房屋迅速地铺开,大量的房屋被修建出来。

这些房屋能够容纳居住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两万人次,但是唐人仍然在继续修建着新的房屋。

大食商帮仍然密切地观察着唐人的动作,他们发现唐人在修建新的房屋的行动,但是因为与唐人已经达成了和谈,所以大食商帮有些放松了警惕,并没有多加留意唐人充实红墙内部的行动。

在大食商帮与韦新田和谈的半个月后,大食商帮发现一个异常的状况,从某一天开始,大量的唐人商旅来到疏勒城,然后就不走了。

按照往常的惯例,唐人商旅来到疏勒城之后,会完成货物的交割,然后最多在疏勒城城内外驻扎两三日,然后就会重新开拔,继续前往中亚。

但是眼下这些唐人商旅来到疏勒城之后并没有与他们大食商帮接触,而是直接来到红墙和红城之内,直接找安西都护府,然后他们在红墙内部驻扎下来。

大食商帮发现这个情况之后,他们立即去询问韦新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大量的唐人商旅驻扎进红城内。

韦新田的回答是,这是这些唐人商旅自由的选择,他们来到疏勒城营商,看见这里有唐人修建的城池,就选择在这里休憩下来。

大食商帮对于韦新田的这个答复无话可说。

随之,后面数日,每天来到疏勒城驻扎的唐人商旅越来越多,这个数量简直是在爆发式地增长。

到了十日后,每天都有数千唐人商旅来到疏勒城,驻扎进红城内。

短短十日的时间,疏勒城的唐人商旅的人数已经接近四万人,加上安西都护府的人马,已经达到四万人。

这个人数已经超过大食人的人数。

大食商帮每天都派人前去质问韦新田,为何有这么多的唐人商旅驻扎进疏勒城,是不是安西都护府在唐人帝国内部做了什么宣传,让唐人专程来疏勒城驻扎。

唐人在疏勒城聚集了这么多的人马,是不是图谋对大食人不利?

对于大食商帮的质问,韦新田一概否认。

大食商帮面对韦新田的否认,他们也无话可说,毕竟这里原本就是安西都护府行政和军事上控制着的地方,唐人自己修建了城墙,让唐人自己的商旅前来驻扎,这在道理上让人无法反对。

来到疏勒城的唐人商旅数量还在增加,疏勒城的唐人数量还在增加。

大食商帮如坐针毡。

以唐人修建的新红城的体量,容纳十万唐人都是可以的。

疏勒城的唐人的数量很快已经接近大食人的两倍。

而且唐人还有安西都护府的领导。

在这样的情况下,唐人对大食人形成了碾压性的优势,那么唐人要做什么呢?

这简直是再浅显不过。

但唐人的势力完全地碾压他们,唐人当然会驱逐他们。

这几乎不用唐人做出什么选择,这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行动。

甚至乎驱逐大食人都不需要安西都护府的引导,唐人的商旅自然而然就会这么做。

毕竟逐利是商人的本能,这些唐人商旅自然会用行动去夺走大食人的利益。

大食商帮继续去质问韦新田。

韦新田的回答是,安西都护府并没有对大食商帮怀有敌意,安西都护府只是希望能够容纳更多的唐人商旅,以此进一步振兴大唐在西域的商贸力量。

总之,在韦新田说出来的话语中,安西都护府并没有任何针对大食商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