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只要跟章先生说话,就是一场考试,他们已经从学校里经历过那么多考试才能来到这里,他们再也不想考试了。
于是章玉书的上午,就这样闷闷的结束。
下午依旧是做实验,然后回家吃饭。
一天又过去了。
他再次进宫的时候,就跟折青道:“陛下,其实后辈们在后面说臣性子闷,臣是知道。不过臣自己想来,臣的日子或许有些许枯燥,但是并不乏味。”
折青也觉得自己的日子跟他一样。
“咱两都是一样的。”
她每天都要批改好多折子,看好多国事,很是枯燥,但是治理国家么,肯定不会乏味。
有时候出现了贪官,她会怒火冲冲的骂,出现了什么好事情,她又会欢喜的笑。
她一天情绪太多了,根本不可能乏味。
章玉书不知道陛下内心所想,他继续道:“是啊,臣每日都能研究不同的医学知识,怎么可能乏味呢?”
折青:“……”
行吧,她们的“有味”如此不同。
她就跟章玉书说护理学院的事情,说完了,然后问章玉书:“你要不要出去走走?”
章玉书自从被她招了来,就一直没有出过远门,唯一一次远门,应该就是随着她迁都了。
走走?
章玉书刚开始没明白,想了想,才算理解折青的意思。
他就想了想,道:“走走也可以。”
电力系统还没有发展起来,他研究起来受限制,道:“臣真该出门去看看天地了。”
他就将自己研究的东西给了学生,让他帮自己保存好,然后自己背着行囊,开始往定州的方向去了。
“陛下,臣出去走走,看看大千世界里面的病人是什么样子的。”
随着他的身份越来越高,章玉书发现能让他出手诊治的病人越来越少,在他这几年诊治的人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身份,平民百姓算起来,也只有两个月前的祝阿婆。
但是祝阿婆也算不得是普通人了,所以这么多年来,他其实没有见过平明百姓的小病。
自从他遇见陛下开始,他刚开始研究的每一个医学技术,都是陛下给他的命题,然后慢慢的,他自己想要突破什么,他自己都忘记了。
这次的电力系统也是一样,陛下说以后可以将电池跟治病的器材联合在一起,他就去研究了。
“陛下,臣想,只有出去看了,臣才能知道自己想研究什么。”
折青就送了他出城,道:“路远迢迢,你自己珍重身体。”
她真的很感谢章玉书。
等回到宫里的时候,她看看四周,发现寂寥极了,一转头,宗童正在案桌前面看信,信件是太上皇陛下和明照写来的。
隔几天,就能收到这么一封信,里面还能附上一张明信片和画着当地特色的挂历。
“陛下,阿照说她如今吃饭是舍不得一粒米,因为她看见有人穷的吃不起饭,整天在捡垃圾吃。”
“陛下,她说,她将捡垃圾的小孩带在了身边。”
折青坐过去看,边看边笑:“那她得带多少人回来。”
虽然说如今的天下已经是比之前好太多了,但是总有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她道:“让她出去多看看也是好的,她是未来的陛下,她需要有一颗仁德之心,这样才算的上是……”
治国天才。
她没有说出来,只道:“明日出宫去找孙香玩吧?京都的人,越来越少了。”
…
盛平十一年,夏,明照背着一个包裹,身后还跟着一个比她看着少几岁的男孩子,他身上背了两个包裹!
倒是太上皇陛下,一个包裹也没有背,只拄着一根拐杖,慢吞吞的爬山。
明照吃的好,小步子踏的稳稳的,倒是男孩子又瘦又小,背着两个包裹看着随时好像能被风吹倒。
明照就对太上皇陛下道:“让小虎只背一个包裹吧?阿爷,另外一个包裹我背了。”
捡了人回来是好心,别再作践死人家了。
再者说,阿爷一点儿也不懂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本来捡回来好好养着,将来还能用好久,培养出来还能做其他的事情,要是现在就磋磨死了,之前的粮食也白吃了。
她良心又好,肯定是要将他好好下葬的,这样一来,还得赔丧葬钱。
反正无论从各种角度来说,都是划不来的。
太上皇陛下有些不乐意,“可是捡了他回来,就是做事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