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99、番外(盛平十二年。)

凡是跟着大船来禹国的,不是冒险家就是想涨见识,又或者来做生意的,虽然目的不同,但是这些知识确实他们都想要学的。

于是每一条船上的班都是满员的,所有人都满意。

阿勒今天是下了课才去跟小意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虽然失败,但是他也并不气馁。

跟朋友们说完话之后,就爬上自己的床开始读书,复习,因为朋友们说小意的丈夫是一个算数很厉害的人,也是群英册上的。

叫阿福。

阿勒觉得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好了,一听就有福气,他也想给自己取一个禹国名字。

其实他们西方人给自己取一个禹国名字并不算稀奇,毕竟他们也是要在禹国发展的,西方的名字对禹国的商人来说太过于难记,他们就让自己变得容易被记住。

比如阿勒下铺的朋友就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欧阳庆喜。

“欧阳听起来比较大有魅力,我都查过资料了,这种复姓一般都是贵族的标志。”

“庆喜呢,庆字,是欢庆的意思,喜字呢,是欢喜,庆喜两个字合起来,便是双重的好寓意。”

阿勒十分羡慕。不过他觉得自己的名字只有两个字,是很容易被记住的,但今天小意明显不记得他。

阿勒觉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好名字。

他拿出禹国字典,开始找适合自己的名字了。

首先要贵气,怎么说自己也是一个皇子。然后要显得自己很聪明。

他是准备也要一个复姓的。他查过了,复姓除了欧阳,就一个叫皇甫的姓很厉害。

带个皇!贵气极了。

然后就取名字。竟然小意的丈夫叫做阿福,他就想叫福聪。

皇甫福聪。

实在是太妙了这个名字。

他当即宣布了自己的名字,获得了同伴们的一致好评,然后有些得瑟的去读书了。

课上面有提问的环节,大家是可以举手回答的,今天他特别的积极,在先生点了自己之后,立马站起来回答,道:“先生,我昨天已经给自己取好了禹国名字,请你以后叫我禹国名字就好了。”

先生感兴趣的问了一句:“哦?名字叫什么?”

阿勒带着一股炫耀道:“皇甫多福!”

先生:“……”

学生们:“……哇!这个多字用的实在是好!”

先生:“算了,你们高兴就好。”

下了课,先生还看见很多人在那边围着新鲜出炉的皇甫多福,想要跟他一起姓皇甫。

——所以姓氏是可以随便改的对吗?

又过了十几天,他们快要到禹国了。这时候就要开始分船走。

禹国如今一共有三十多个码头供西方大船停泊,每个码头都会有不同的商品特色,比如你要是想要买茶叶,那肯定要去徐州的码头。

皇甫多福一群贵族,也不做生意,这一次纯粹是来长见识的,当然,作为一国皇子,他还有一个任务,是要去朝见禹国的皇。

皇甫多福曾经仔细的研究过这个女皇陛下的一生,十五岁之前不声不响,根本没有名气,是在她的皇兄们死了之后,才在危险重重中披荆斩棘,最终坐稳皇太女之位,然后统一七国,无论是在禹国还是在西方大陆,都是一个传奇性的人。

毫不夸张的说,禹国女皇陛下一生所做的事情已经被编册成书,翻译成了西方语言,在西方大陆畅销,已经成了人人都读的一本书了。

这本书的笔者叫做玉中一青松,听闻是群英册上面的罗玉松大人,写作功力十分了得,已经在西方大陆出版了《我跟阿香的一生》《棠棠成长手册》《平安巷子里面的除夕》等等。

这种书虽然不似讲述女皇陛下那般畅销,但是很意外的,得到了女性的青睐,皇甫多福的母后就很喜欢看《我跟阿香的一生》,每每看的时候,还会感动的流眼泪。

不过,禹国也有不好的地方。皇甫多福曾经听说过,在禹国,男人是可以娶很多妻子的。

对于皇甫多福来说,这是让他想不通的事情。为什么发展如此好的国家,竟然有这样的规矩。

但一进京都,他就听说这种制度已经被废除了,皇甫多福就在心中生出了一种果然如此的想法。

果然不可能有这样的规矩长久存在。

对禹国信心再没有一点儿怀疑的皇甫多福在表明自己的身份后,就住进禹国的驿站。

然后拿出自己父皇写的信件,请驿站的衙役转交给女皇陛下。

“我希望自己还是能见见陛下,还请小大人多多美言几句。”

那衙役就笑着道:“我可见不到陛下,只能是家里的信件送到收折子处,陛下什么时候看这封折子,还得看陛下自己的安排。”

皇甫多福并不强求,他已经听说了,禹国的陛下并不是他们这些小国之人可以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