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还没法换地方,只能继续在他们眼皮底下笨拙地练习……
……
远处,山坡上。
听着师弟们故意大声发出的嘲笑,大师兄董阳忍不住皱眉,过了一阵,才轻轻咳了一声,周围众师弟才都安静下来。
这时,一名绿衫少女跑来,问道:“大师兄,平常大家不都说凌霄门是道门数一数二的门派吗,为什么这人身手却如此平庸?”周围师弟也附和着问。
董阳叹道:“贫穷限制了你们的想象力啊……小师妹,武功再强,能敌过法术吗?凌霄门有海量资源,他们的弟子都有晋升炼气境的希望,大可以等炼气后直接学习法术……咱们身法再快,也只是靠一双腿在跑,哪比得上人家御剑飞行、腾云驾雾?所以啊,真正的道门中人,其实并不热衷于学武,都是过渡用的。”
周围弟子一时都有些沮丧,小师妹邱霖却朝谷底一指:“那这家伙为什么又来练轻功了?”
董阳沉默半晌,道:“可能是闲着没事干吧。”
忽然又有人道:“大师哥,我瞧这小子练功的法子挺有趣的,不如咱们也搞一口大缸来练练。”
周围众人纷纷支持。
……
很快,观星阁弟子们在山坡上也摆了一口水缸,但却没填石头。他们都有深厚的轻功根底,很快就掌握技巧,在缸沿上健步如飞……
苟岂在谷底自然也瞧见了,气得七窍生烟。
但这时,他却明白了莫愁的用心。
她之所以将别人都赶走,让自己独占此地,就是为了要自己在旁人的围观下,一刻也不敢放松。这法子的确有用,换作平时,带着这一身的伤,自己多半就要歇着了,但此刻芒刺在背,不时听到远处传来的奚落声,苟岂胸中反而激起一股傲气,偏要证明给这些人看,他们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
眨眼间,两天过去,他昼夜不休,只在缸上苦练,别人送来饭菜他也不吃,只用六谷丹充饥。观星阁所有弟子看在眼里,也暗暗佩服他的毅力,心想此人虽然底子很差,但这般刻苦,想必不需要太久,也能练出不俗的脚力。
所谓“熟能生巧”,很快,苟岂就在缸沿上走得稳稳当当,缸中的灵石一块一块取出……一直到减少了三分之一的量以后,终于还是不行了,他虽然平衡掌握得不错,但脚步并不轻捷,缸身一轻,就容易晃,一旦晃起来,下一步就要倒。
他感觉自己已经陷入瓶颈,于是拿出了那本《伏羲步》,开始研读起来。
第一页,开宗明义,画的是一张九宫图:
【四、九、二】
【三、五、七】
【八、一、六】
所谓“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指的是纵、横、斜三种方向,任意三个数相加,其和皆为十五。
而这门轻功的原理,就是以九宫术数为根基,假定自身为中央那个“五”,身周八方为其余八个数字,模拟出自身所处的“地势”。
至于施展的方法,分为“被动”与“主动”:
“被动”,指的是化解并借用外界施加的“力”。受力的一瞬间,要精准算出九宫图,精准控制脚下撤离的方向角度。
比如,敌人一刀砍来,自身迎击招架时,受到的一股巨力相当于“9”,那么自己退后的方向为“1”,这时,若施展身法卸力,并顺势挪移到敌人身侧的“2”或“4”,就可以出其不意地反击,而如果转到“3”或“7”,可以避开敌人进招,如果力有未逮,勉力转到“6”或“8”,也能卸去全部力道,但难以占回先手。
运用在“走缸”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踩在缸沿上时,空缸势必倾翻,这一瞬间,缸的位置是“9”,缸外倒向的方位为“1”,这时,用身法将自身重力卸到别处,将倾倒之势转向“2”或“4”,就能在缸沿上行走起来。
如果施展者自身力量弱小,能卸除的力道也有限,倘若外来之力大于“9”,九宫之势自然崩溃。
“主动”,则指的是凭自身发力。
静止站于平地时,九个方位皆是“五”,就只能用自身的脚力打破这个平衡,其速度自然取决于自身的气力或内力。
……
理论说起来简单,运用起来却非常考验敏捷度,不单是身手的敏捷,更要求头脑的敏捷。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要迅速地算出身周的九宫图,才能判断卸力的方位。
读完后,苟岂有点郁闷,他感觉自己挺迟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