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原本设想的武道天人之后的境界,也有了诸多想法。
叮叮当。
叮叮当。
忽然间,他身上的一枚淡黄色小铃铛突然叫了起来。
这是他预先设定的闹钟,与长生道人等人汇合的闹钟。
他与后者约定两日后开始,因此定的闹钟便是一日半。
“看来刚刚好。”林末手一抹。
腰间一直叫出声的铃铛,顿时安静了下来。
是的,一切来的刚刚好。
他目光落在手中依旧闪烁着神辉,满是恐怖波动的赤峰矛之上。
手一翻,手中赤峰矛消失不见。
与其一同消失的,还有林末本身。
*
*
转眼,半天后。
大周齐光五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望京外,西山,搭好的天星台之上。
此时的天星台,已经彻底完工,呈戒指般的星台,外侧的原本密集的藤蔓,此时变成一条条粗大的树根。
一条条树根如同虬龙般交织纠缠,围绕着星台,呈同心圆般,向外扩散。
每隔一段距离,树根上生出根须,凝结出木质莲座。
&;=&;&;&;此时湛蓝的天空,耀眼的天光下。
这些木质莲座上,出现一道道人影。
其中有半人半兽的祖道修行者,也有几乎快要完全道化,如同兽类之人,也有异族之人。
当然,更多是身着华贵道袍,面容俊美,驾驭仙禽,气息晦涩的正常修士。
整座天星台,此时一共分为六层。
里三层,外三层。
最里端是十座水质莲台。
然后台上另有高低两圈石台。
再外圈层,便是树根上凝结出的木台。
而后者,数量也最是之多。
足足有三千零一十八人。
其中,气息最弱者,赫然也是突破洞冥层次的高修。
而有资格登上天星台者,则都是道祖……
天星台之外,蜿蜒的河流桥台上,则才是赤县武夫。
像天赤闇,尼拉赫,李神秀,真谛,周文帝等人,悉数于此。
眺望着前方的天星台
看着天空中,错乱扭曲的气息,一个个默然无语,心思浮动。
作为武夫,海族,水元意劲与法力并不互通,不能参与其口中的万仙阵布置。
只能作留守,以应对传送阵启动时,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
然而此时,看着天星台之中众多修士。
即使双方如今算是同盟,他们依旧不由心悸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