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章 吾表你为并州牧

正经来说,并州刺史丁原进京后,朝廷任命董卓为并州牧,想把董卓羁绊在边地,

但是董卓滞留在河东不肯离开,最后果然从河东进京,掌握了中枢,因此并州现在属于混乱和群龙无首的状态。

张杨於夫罗半年前打着给丁原报仇的旗号,和董卓任命的上党太守在壶关打的头破血流,

最后张杨於夫罗拿不下壶关,只能在太行山四处流浪,不得已跟白波军联合当了山贼。

“子豪,并州土地贫瘠,人口也不多,所以山贼流民遍地,北面胡人还时不时犯边,你真的打算要并州?”

袁绍这么问的时候,脑子里却在飞快的转动,

比起河东郡、河内郡来说,并州现在混乱不堪,群龙无首,若让子豪替吾平定并州,倒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只是,袁绍有点舍不得,不是舍不得并州,并州才多大地方,不是山区就是草原,能中粮食的地方少的可怜。

并州原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

说是九个郡,因为是边州,本来人口耕地都少的可怜,论潜力恐怕河东或者河内一个郡都比并州强。

并州的治所在太原郡的晋阳,全州拥有9郡98邑,人口为11万户70万口,

而且熹平六年(177年),汉军在与鲜卑的作战中大败,之后朔方、五原、云中、上郡以及一部分西河,都已经被鲜卑占领。

所以袁绍不是舍不得一个并州牧的头衔,而是舍不得自己看中的叶子豪,居然去并州这样蛮荒的地方发展。

“子豪,何必去并州,汝就留在吾手下不好吗?

汝有大才,能领兵,会打仗,还有谋略,识得进退,又是河内世家子弟,为吾效力,吾必以国士待汝!”

袁绍这算是掏心窝子的话,区区一个并州牧的头衔算什么,

何况前任并州牧朝廷给了董贼,而董贼压根不肯就任,现在董贼掌握朝堂,天下都快成了他的了!

“侯爷,吾非汝南或颍川出身,亦非河北或冀州出身,

冀州乃侯爷志在必得之地,吾在冀州之外,能为侯爷做的事更多!”

叶林这也是掏心窝子的话,甚至压根没跟军师商量过,

本来徐庶是让叶林跟袁绍,要一个河内太守或者河东太守的头衔。

首选当然是河内太守,要让王匡把河内郡让出来,可以让袁绍表荐王匡为河东太守,

或者,干脆表王匡为并州牧都行。

这是汲县之行,徐庶给叶林谋划的上策,用河东换河内,

这样叶林原本就是河内人,虎踞龙盘在河内,家乡父老子弟兵,世家豪族没有不能收服的!

徐庶给叶林出的中策,则是继续让王匡当所谓的河内太守,叶林所部去替袁绍拿下河东郡,

当然,出征必须师出有名才行,

所以让袁绍先表荐叶林为河东太守,然后叶林出征,夺取董卓西凉军占据的河东郡。

下策才是放弃近畿,北上去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