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掌握中枢和朝廷,一旦谈和罢兵,等于是关东诸侯被朝廷招安了,今后还怎么二次讨董?!
说实话,当初弘农王被杀的消息传来,关东诸侯的心气都散了一多半,袁绍和渤海军在汲县进退两难便是明证。
若非天降子豪,吾何能至此!如今大好局面,岂能因谈和而半途而废,不行,绝对不能跟董卓谈和!袁绍心中对自己喊道。
“主公,吾的三策便是如此,若三策俱不取用,却也无妨,不知何公可有安邦定国的妙计?”
叶林轻飘飘的把皮球踢回给了之前给自己出题目的何颙何大人。
“伯求,汝可有良策?子豪说的策反吕布的中策,汝可行否?
吾只怕吕布狼子野心,为人善变反复无常,这中策若万一有失,雒阳震动,恐朝中大臣被董贼杀的人头滚滚,吾又于心何忍!”
袁绍说着又唏嘘泪目起来,倒和曹操刘备日后的做派颇有一拼,
在叶林看来,袁绍这特么就是对何颙何大人使苦肉计和激将法呢!
帐中一时静谧,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何颙何大人身上,半晌,何颙长叹了一声,终于点了点头,
“本初,吾也不瞒汝,董卓扶持皇帝登位,给党人平反,提拔征辟重用士族名流,若他能保持初心,叛逆反贼的乃是汝关东诸侯,
且别与吾争论,如今董卓出入宫中,要百官迎路拜揖,僭拟车服,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时人号“竿摩车”,其服饰近天子也,
吾观董卓早晚僭位要自己当皇帝,如此,大汉四百年江山岂不是沦丧于吾等之手,吾意已决,此番回朝,便找司徒王允,争取策反吕布,杀掉董卓!”
何颙这么一番表明心迹的话说出来,不由人不动容,袁绍、许攸俱都拱手行礼,叶林自然有样学样。
说实话,叶林不十分看好三公和何颙的倒董密谋,吕布和董卓之间如今还是义父义子,
董卓待吕布亲厚,虽有西凉诸将置喙离间,远没有到吕布为了所谓大义能杀董卓的程度。
王允乃是吕布的并州五原同乡,论地位论交情,倒是去策反吕布最好的人选,但在叶林前世,
王允都不敢直接要吕布造反,而是用貂蝉使美人计,再加上西凉军战事不利,凉州兵马歧视防备掣肘并州兵马,
最后各方面因素综合下来,才让吕布壮起胆子搞政变关起宫门,刺死了董卓!
至于吕布刺董时从怀里掏出个卷轴,喊特么“有诏讨贼”,明眼人都知道必是乔诏。
但是成王败寇,董卓一死,随行甲士伏地头衔,雒阳外围西凉兵马心灰意冷四散而去就很正常,
本来董卓的西凉人马,羌胡骑都近半,这帮人都是马背上的野蛮人出身,没有太多的忠诚孝悌和信义可言,
唯有财帛才能笼络此等胡骑的军心,这也是西凉兵马入京后,军纪败坏松弛,声名狼藉的根源。
却说何颙答应袁绍,回雒阳就去找王允策反吕布,袁绍行大礼谢过,没等抬起头来,
这边何颙却嘿嘿笑着道,
“本初,汝且莫高兴得太早,吾这个使者,此番来,却还肩负了替丞相策反叶子豪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