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元年(167年)冬,叛乱的羌人进犯三辅,张奂派军司马董卓、尹端大破之,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
次年,张奂班师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赏赐九千匹缣,董卓为收买人心,居然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吏和士兵。
后来,董卓出任并州雁门郡广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被免职。
约在熹平年间,董卓被司徒袁隗征为掾吏,后出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
旧主张奂隐居在弘农郡华阴县,董卓派兄长董擢向其赠送一百匹缣,张奂厌恶董卓为人,拒绝不受。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六月,北中郎将卢植被朝廷罢免后,改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管冀州战区事务。
大概也就在这个时候,从宛城朱儁处折返回来寻卢植的刘备关羽张飞,和董卓有了第一次见面。
当然,董卓乃是官宦世家出身,如何瞧得起草根布衣刘关张等人,傲慢是必须的!
结果刘关张觉得受到了羞辱,士可杀不可辱,所以刘备怕出事,连夜带着关张和数百部曲离营他投,颠沛流离去了。
而董卓则放弃围攻张角据守的广宗县,而率主力北上攻打张宝据守的下曲阳县,特么却围攻两月余不克。
当年八月三日,朝廷令左中郎将皇甫嵩北上冀州,董卓被罢免至廷尉受审,判“减死罪一等”。十二月二十九日,大赦天下,董卓获得赦免。
所以你看,董卓起起伏伏也不是没有遭过难,不过记住,当初第一个把董卓从边郡征辟到雒阳朝廷为官的,却是太傅袁隗。
所以严格来说,太傅袁隗对董卓有知遇和提携之恩,这也是为什么袁绍袁术俱都出奔逃离雒阳,而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却毫无警觉性,觉得董卓绝不会向自己动手的原因。
到了年冬,凉州发生叛乱,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进犯三辅。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朝廷令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领军出征,董卓拜中郎将为副。
七月,皇甫嵩因作战不利而被罢免。八月,朝廷拜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接管三辅军区事务,执金吾袁滂为副。董卓为破虏将军、周慎为荡寇将军。
政府军与叛军在美阳县对峙,张温、董卓初战不利。
张温召见董卓,董卓姗姗来迟,张温怪罪董卓,董卓还言语冒犯。张温参军孙坚见状,劝张温趁机杀掉董卓,以此立威,张温不许。
如今可明白了?长沙太守孙坚为什么讨董最起劲,每次都争先恐后冲在最前面?
特么双方在当年就结下了梁子好吧!
当初张温派出有六路人马,其中五路人马,包括周慎都以失败告终,唯独董卓的军队全员班师,屯兵于右扶风。朝廷因功封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
所以你看,董卓其实起身于行伍之中,虽未能百战百胜,却还是个能领兵打仗的大牛好吧!
郡吏、从事、军司马、郎官、东中郎将、破虏将军,刺史、州牧、大汉朝的啥职位咱董相国没干过?
而且董卓升官全凭自己的硬实力,可不是靠走门路换来的好吧!
其实董卓乃是汉末第一个英雄,颍川县尉的家世出身,董卓奋斗三十年后却走上了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