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林看来,叛曹反曹的张邈兄弟和陈宫,乃是汉末的悲剧英雄和义士。
建安三年十一月,曹操挖掘壕沟包围下邳城。
但很久未能攻克,兵士十分疲惫,他打算撤军。
荀攸、郭嘉说:“吕布有勇无谋,现在连战连败,锐气已衰。三军完全要看主将的情况,主将锐气一衰,则三军半志全消。
陈宫虽有智谋,但机变不够。现在应该乘吕布锐气未复,陈宫智谋未定的时机,发动猛攻,可以消灭吕布。”
于是,曹军开凿沟渠,引沂水、泗水来灌城。又过了一个月,吕布更加困窘,登上城头对曹军士兵说:“你们不要这样逼迫我,我要向明公自首。”
陈宫制止说:“曹操不过是个逆贼,怎么配称明公!我们现在投降,就好像用鸡蛋去敲石头,岂能保住性命!”
到了十二月,吕布军心崩溃,部将侯成、魏续、宋宪叛变,缚其投降曹操。
曹操一度欲劝他再度出仕,但陈宫不为所动,赴刑场受刑而死,曹操下令将吕布、陈宫、高顺的首级送往许都彰功,然后下葬。之后陈宫家族一直由曹操供养。
据传陈宫受刑前,曹操舍不得杀于是就问陈宫,“公台,那你死了后你的母亲又怎么办呢?”
陈宫答:“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会杀别人的母亲的。”曹操又问:“公台,你死了你的儿子怎么办啊?”
陈宫又答:“我听说以仁治天下的明君,是不会杀别人的儿子的。”
曹操只好杀了陈宫并答应,以后你的母亲和孩子都视为自己的一样,所以陈宫的家人一直由曹操供养。
正常来说,如张邈兄弟和陈宫是趋炎附势之徒,那没有任何理由背叛曹操,曹操这个人,情商很高,
以善待下属笼络人才来说,曹操曹孟德的水准是汉末超一流的,何况张邈乃是曹操可以托妻献子的那种生死交情。
再从张邈的角度,看张邈为什么会叛曹反曹。
《三国志》记载:“董卓之乱,太祖与邈首举义兵。汴水之战,邈遣卫兹将兵随太祖。袁绍既为盟主,有骄矜色,邈正议责绍。
绍使太祖杀邈,太祖不听,责绍曰:‘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邈知之,益德太祖。”
张邈乃是东平寿张人,年少开始便因行侠仗义闻名天下,赈济穷困倾囊相授,很多侠士愿意跟他交往。
据说在年轻时期,袁绍和曹操便与张邈相熟,经常一起相约交流。
后来,张邈应政府的招募出任官职,由于考核优秀,担任了骑都尉,后来又升任陈留太守。
由于关东盟主袁绍并不希望西进雒阳,关东联军内部互相倾轧,最终分崩离析。
张邈便又回到陈留做了土皇帝,曹操则流窜各地。
一晃两年过去了,曹操边打边锻炼队伍,先后打败几支黄巾军,被袁绍推荐为东郡太守。
这时候,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军杀害,兖州官吏久闻曹操对付黄巾军有一套,便迎接曹操接管兖州,顺势收编了青州黄巾军30多万人,成为一方豪强。
一年里,曹操与袁绍联手,先后打败刘备、单经、袁术、黑山军、南匈奴。
公元193年,曹操开始进军中原,将目标瞄准南边临近强主陶谦,决定倾其所有对捍这个中原霸主。
曹操知道自己胜算不大,出征前对家人嘱咐道:“如果我回不来,你们就去投奔张邈。”
幸运地是,陶谦银样蜡枪头,曹操一连攻克徐州十多座城池。
出征凯旋,曹操见到张邈,激动地抱着张邈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