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人心底一颤,和周嬷嬷并四个大丫鬟严防死守,把来凑热闹的人全都拦在三米外。
突然,她意识到什么——
这是不是都知道画不是三娘画的了???
周嬷嬷也后知后觉地生出疑惑,消息是怎么走漏出去的?
老夫人已经琢磨开往三娘子的手上割多大的口子,才能让人相信这只是一场普通意外,而并非她胡乱夸口后发现自己不会画,实在没辙了,临了找人代笔!
这一天天的操心,她还怎么长命百岁啊!
“好了,”萧善描完最后一笔,对着心里的底稿从上到下,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两遍,确定没问题了,这才出声。
“好了?”老夫人搭着扶手“嗖”地起身,几步走到书桌前,萧善往边上让了让,方便她查看,提醒道,“老夫人,还不能上手碰,有些墨迹还未干。”
萧善生怕谁的爪爪忍不住上去摸一把,然后她就白辛苦了。
三娘子同人夸下的海口中那样的长卷篇幅,就这不到两天的时间,是显而易见地不够用,来不及画出来的,应该说连底稿都来不及打一份。
那样的长卷行乐图,不打底稿以自己的水平,尚且还做不到一次成画。
所以她只能另辟蹊径。
将其他人设计成背景板,边缘化,和背景一起模糊。只将笔墨放在主角陆小娘子身上,而这样容易让人觉得谄媚逢迎,姿态太低。
所以,萧善用统一的简线条配角不露脸,靠近陆家小娘子的几个人用饰物点名身份,这不太严谨又新奇的风格过度,从而能很好的转移人的视线。
整幅画既不会让人觉得陆小娘子个人部分单调刻板,也不会让被边缘化的配角部分觉得被轻视。
大家只会觉得是时间太紧,才来不及展现每个人的风采,至于为什么以陆家七娘为主,当然是因为三娘子要赠画的人就是她啊!
在时间紧张,来不及完成许下的长卷行乐图时,当然是以被赠画的人为主了。
老夫人等墨迹干了,让萧善和周嬷嬷一人捏着一边,她站直了身子凑近了看——
“姎儿啊,你这是个什么画法,还怪好看的不行!”
“你去给宫里的主子们画画像一辈子都不用愁吃穿了呀!”
老夫人看得连连称奇,连连赞叹,这怎么就不是自家孙女呢,“姎儿呐,我给你的那个养身方子你还吃着没?”
这么灵巧的姑娘,长得也好,偏偏黄了吧唧的,再白点儿可就了不得了,她想起闺蜜胥老夫人想替她的侄儿聘了姎儿做正妻,原先还觉得能凑合,这会儿她心偏了。
要不是这世道不让女子参加科举,她觉得姎儿未必不能考个功名出来。
自家有孙子,她也不是没起过念头,大房嫡长孙是世子,这身份上姎儿低了些,剩下的一个定了娃娃亲,一个年龄太小,再剩下的就是庶出,总是不美。
二房,算了,二儿媳妇是决计不会让她亲生的娶身份低于自家的姑娘,不是亲生的,那干嘛不选大房的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