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善可以说自己一直以来对女子是很看顾的,尤其在古代,更是怜惜她们的不易,凡是遇上了就会给予帮助,犯了小错也多有宽容。
可蓁姨娘却用自己教她的东西,去谋取了一个小妾的位置,就太让人腻味了,甚至恶心。
她能给她们的,就是教会她们各种手艺,让她们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可还是有人喜欢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萧善那时才知道自己有多天真,甚至愚蠢。
不过,就是现代也不缺少心甘情愿以讨好男人来生存的女性,自己凭什么以为到了古代,她们就成了完全受逼迫的一方了呢。
萧善颇觉得心灰意冷,自己一心想要帮人家立起来,结果人家就想着当人小老婆。
深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可能是两人从小受到的教育不一样吧。
是她犯蠢了。
见萧善要走,蓁姨娘慌了,追上去哭诉道,“姎儿,你说过你将我当姐姐一样看待的,你不能这么对我……”
“我能,我已经这么做了不是吗。”萧善声音冷漠如冰,没有回头。
萧善先回下人房换了件衣裳,才去了厨房。
点心差不多都做好了,只一道西瓜冻还没做。
“还是你来吧!”
萧善笑笑道了声好。
西瓜冻并不难做,方法她也跟大伙儿说过了,只是似乎因着是头一回,都怕出了岔子,因此等她回来亲自动手。
萧善把西瓜取来对半切开,挖出瓜瓤捣成汁,让一旁的婆子把里面的瓜瓤削出来,只留下薄薄一层外皮,过滤两遍去掉渣渣,把汁子倒回瓜皮,往里面加上白凉粉,送到冰窖里藏着。
晌午吃过饭再送上去,吃的时候辅以蜜豆,蜜糖,碎冰,果仁等物。
做完这个,萧善又躺回了椅子,心想,这个简单好做,做白凉粉的材料也便宜,原本该教于家兄妹这个才是。
只是她同侯府有过约定,凡是在侯府做工期间出的菜谱,契约满之前不可以私自告诉别人。
鸿爷那里用的但凡有点难度的菜谱,她都没敢给一样的,只有那些一看就知道做法的,她才毫无负担的给了出去,且酒楼远在外地。
这白凉粉是她以前用蒟蒻等植物浆水做出来的,比起豌豆粉做的凉粉,这个正适合做甜品,她是先告诉的鸿爷再告诉的侯府。
而不愿意教于家这个的原因,是因为白凉粉单吃起来是没什么味道的,而于家没地没山头,此时当季的水果无非是打南方运过来的,颇贵。
此次的西瓜也是那农人特意培育出来的新品,又不当季,更是贵的离谱。
而且,比起管饱又好吃的肉锅盔,甜水一样的白凉粉显然更适合做个消遣。
而码头那种地方,不是消遣的地方。
萧善琢磨着,再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是端午,那时候再卖倒是合适,没有果子就用糖,此时白砂糖和冰糖才刚刚出现,是贡品,奢侈品,达官贵人都不见得每家家吃的起,买的到。
百姓主要吃的是麦芽糖,蔗糖和蜂蜜。
麦芽糖溶水有杂质,汤水看着不太清亮,蔗糖有颜色,蜂蜜比较合适,因此想着还要去告知于家一声,不光是提前练手艺,还要提前把蜂蜜备好。
而寿和院里,三娘子对老夫人好一通撒娇认错,卖乖赌咒,跪下她脚下可怜兮兮地保证道,“祖母,孙女真的知道错了,往后再不敢浮躁了,您就让姎儿替孙女把这回的画画了吧,求您了……”
老夫人闭目养神,气定神闲道,“这两日厨房还要忙的,你叫了她去,谁来做她的活儿?”
三娘子讷讷道,“厨房还有别人的呀,这两日又不必做什么新菜,近几月出的其他人肯定也会了,姎儿在不在不要紧的……”
齐沛春在一旁看了会儿戏,心中微动,劝道,“母亲便允了三丫头吧,她既已同人夸下海口,失约到底难看,后日她自个儿丢了脸是小,因这么点小事与陆家交恶事大,旁人还只当咱家的人猖狂。”
她说着起身将三娘子拉起,点了点她的额头嗔道,温声道,“你说说你,小姑娘家家的,虚荣心作祟可不是什么好事,你啊,定要改了这毛病才好,此时在家,还能瞒下找人替你描补,往后出了门子再这样,可是要让人家连同咱齐家一起笑话的。”
三娘子先前还避重就轻,此刻被她这样直白地点了出来,脸上又青又红,心头既失落又羞愤,那颜色更是刹那间就蔓延到了颈后。
心里明白,大姑姑这是看不上自己的意思。方才她不是没想过避开大姑姑再同祖母说,可又想着万一祖母事后告诉了大姑姑呢,不如自己坦荡些,还能博个知错悔改的名声。
齐沛春没有理会三娘子的玻璃心,只转过头对着老夫人道,“母亲过后好好说教说教,罚一罚也就是了,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错,想来都是二嫂心软,一昧纵容,舍不得约束她,才养出个这般性子。”
老夫人本来也没想拒绝,只是想着冷一冷孙女,免得她记不住教训。
听女儿这样说,也就点头应了。
三娘子刚要退下,又听齐沛春说道,“将人叫来这边,让我也见识见识这新画技。”
三娘子走了,老夫人看着女儿问她,“你这是没看上?”方才那些话完全可以等私底下同自己说的。
她知道老二媳妇一直想同闺女做儿女亲家,可是闺女膝下并没有亲生的女儿,娶她的庶女,还不如将她亲哥哥的庶女嫁过去。
“母亲放心,此处除了咱母女二人外,就只周嬷嬷,除非三娘子自己同人讲,否则是不会传出去的。”齐沛春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
她也不怕母亲心里不舒服,二嫂那样的人,就是有个亲闺女自己都不会挑来做儿媳妇,更别说是个庶女了。
虽说有二哥和母亲看顾,二房的庶出不至于受待,该有的都有,但是养孩子哪里是这么简单的,最重要的是要教导好他们的品性。
老夫人确实没有生气,不说女婿才擢升为正二品大员,女儿又一直得中宫喜爱,单几个外孙自己,个个长相是一表人才,小小年纪又都考取了功名,还洁身自好,跟前也不过两个通房丫头在服侍罢了。
这样的人家,哪里是二儿那个官衔都是捐来的人的庶女能够的上的呢!
若是大儿有嫡女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