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也不知道会西县有没有这方面的书。
“这主要还是大姐厨艺好。”陈昭昭把注意力转到陈大梅身上。
她跟陈大梅说过很多种菜的做法,她只是说个大概做法,但陈大梅一听就知道怎么做,做出来的味道还相当好。
陈大梅在做菜上就很有天赋。
排除灵泉水的因素,她的手艺就是好。
因为同样的食材,陈二梅她们都做过,但都没有陈大梅做的好吃。
见陈昭昭不想说,于景归就没多问,陈昭昭赶紧招呼大家吃饭。
大家便不再说话,一心享用美食。
在陈昭昭家吃过饭,于景归才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享用美食。
以前他觉得吃饭就是一件为了补充体能必须做的事罢了,对吃饭没什么期待。
现在则觉得吃饭真是一种享受。
吃过晚饭,于景归就回了县城。
他是骑自行车来的。
自行车是县里粮站给配的,骑自行车半个小时就能到县里,就这个时间出发,他到县里天才刚黑。
时间正好。
因为晚饭吃得早,怕他晚上饿,刘桂花让陈大梅另外给他炒了份盐菜炒肉跟炸鱼块带去吃。
炸鱼块是之前炸肉时炸的,鱼块炸之前腌过,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再加工炒一炒再吃。
于景归没有拒绝,陈昭昭家的盐菜腌得很好,酸香开胃,用干辣椒粉再加上肉末一炒,咸酸香辣,特别下饭。
鱼块更别说了,他现在爱上吃鱼了。
于景归心情愉悦地骑着自行车往县城去,到村前时,张大贵跟张岗军在路边等着拦他。
于景归停下,询问地看着他们,“有事吗?”
“于同志,今天我结婚,想请你到我家喝喜酒。”张大贵客气地说。
于景归跟村里的人都认识,只是不熟,只是认得脸知道姓名。
知青跟村里人一直保持着距离,来往不多。
于景归因为之前是知青点的点长,跟村里来往才多些。
他是知青跟村民们崇敬的对象,以前村里有人办喜事也会邀请他,因此张大贵邀请他并不突兀。
当然以前他都婉拒了,现在肯定也不会答应。
“那恭喜你。”于景归表情淡淡的,“不过,我已经吃过晚饭了,县里还有事,我先走了。”
于景归不等他们回答,准备上车走人。
张大贵想到他妈的计划,伸手拦住他,“于同志你不会这么早吃晚饭吧,跟我们不用这么客气。
许同志他们都在我家呢,江同志也在,晚上特别给你们准备了酒席,大家好久不见,聚一聚凑个热闹吧。”
大家都在传江玉芝跟于景归是青梅竹马,两人相互喜欢。
张大贵觉得说出江玉芝,于景归肯定会同意。
于景归看着张大贵脸上的讨好,想着他跟陈二梅的事,看着他压着自行车的手,眼神沉了沉,再次拒绝。
“我真有事,就不跟大家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