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心里闪过疑问,她也自己给了自己答案,陈昭昭有这方面有天赋,钓几次钓习惯掌握方法了,这鱼就钓上来得多了。
陈昭昭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两人等天黑了好一阵,陈大旺跟张根山来接才回去。
陈大旺跟张根山看到桶里的鱼都惊呆了。
四个大水桶,里面鱼塞得满满的。
“钓到这么多?”向来平和的陈大旺问话的声音都拔高了些。
“是呀,可能遇到出鱼了,好多鱼啊,根本钓不过来。”陈昭昭高兴地说。
这个时候会有出鱼?陈大旺很疑惑,他也不懂,但鱼是实实在在钓到了就是好事。
“那你这运气太好了。”
“是啊,运气真好。”陈昭昭笑得很开心。
陈四梅更开心,“这是得到好报了,哈哈哈。”
四人开开心心回家,到了家,鱼量又把家人们好好惊了一番。
上称一称,九条鱼,一共七十斤,这个傍晚钓到的鱼更大了些,鲤鱼最多六条,最小的五斤,最大的十五斤。
剩下的就是草鱼,平均都在七斤左右。
这河里的鱼种多是稻田里跑出来的,而稻田里基本放的是鲤鱼。
其他鱼则是从鱼塘里跑出来的。
村头有一个集体鱼塘,里面养了不少鱼,除了鲤鱼还有草鱼跟鲫鱼。
因此河里这三种鱼都有,还有不少野生品种的鱼。
陈昭昭已经把河沟里的鱼量摸清楚,决定按量的比例钓上来。
第二天半夜,陈昭昭姐妹四人加上张根山、陈大旺就出发去县城了。
今天菜苔跟菜苗一共四十斤,外加两天的鱼一共一百零六斤,都用箩筐挑着去。
装鱼的箩筐里面包着油布装着水就更重了,花费的人力也就多。
好在都是平时干重活习惯的,一人挑一担,不算太难。
六人匆匆往村外走,经过村头外知青点时,江玉芝恰好起来小解,远远看到煤油灯闪烁照出人影,隐约是陈昭昭他们。
她也听说了,陈昭昭她们最近经常半夜挑菜出去。
陈昭昭说是送去给镇上帮她们忙的同志吃,但哪有天天送那么多菜的,村里猜他们是拿菜到镇上黑市卖。
可村里人到镇上黑市并没有看到她们。
那他们这菜是送哪里去的呢?
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江玉芝觉得陈昭昭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搞投机倒把。
报仇的机会来了!
她本来不太想睡,现在更加没有睡意了,飞快回房拿了手电筒就悄悄跟了上去。
为了不被前面的人发现,她隔着很远的距离,而且用衣袖把手电筒蒙住,让光不照出去太远。
陈昭昭他们没想到有人跟踪,根本没察觉。
他们一路走得飞快,累了就停下来休息。w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