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平静了下来。
时间在忙碌中一天一天过去。
杨梅到了不得不过季的时间。
不做杨梅罐头后,陈昭昭改做瓶装酸豆角卖。
虽然没杨梅罐头赚得多,但比直接卖豆角赚钱不少。
不过一开始,这样包装形式的酸豆角出现,销量并不太好。
直到人们买回去,觉得好吃,后面才供不应求。
好在酸豆角能卖的周期比较长,最后收入定能比杨梅罐头赚得多。
而且中间辣椒成熟,她又做剁辣椒卖,又是一笔高收入。
更重要的是,会西县乃至西南省的人爱吃剁辣椒,剁辣椒受欢迎的程度就很高,比杨梅罐头还要供不应求。
而且辣椒酱属于菜类,会西县种辣椒的人家很多,合作社有专门的辣椒基地,今年产量特别好。
供销社就不要额外收辣椒。
村里很多人家种了辣椒,到了辣椒大量成熟的季节。
原本大家晒辣椒干,或做成剁辣椒跟腌辣椒。
陈昭昭今年便招呼村里人一起做剁辣椒,这样,她卖的量也能相应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李花蓉他们到厂里做豆腐后,她就不再做丸子供应给国营饭店。
现在剁辣椒做出来,一部分就直接散装卖给张婶。
张婶对剁辣椒的喜爱胜于丸子,毕竟剁辣椒炒菜时使用的范围更广。
很快,二十天过去。
陈大旺的米发酵好了,开始烧。
梨山村很多人家都会自己做烧酒,不过每个人技术不一样,做出来酒的口感就不同。
村里的做法是熟米发酵好后,用特制的蒸酒桶蒸,蒸出来的酒,就是烧酒也是白酒。
这次陈大旺做了一百斤米,最后成品大概在二十五度左右,一般一斤米能出一斤到一斤半的酒。
但这次出了一斤八两的酒,口感比平时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陈大旺尝酒时都惊呆了。
陈昭昭不爱喝酒,不过能品出酒的好坏,她听陈大旺那么说,松了一口气,自己也尝了尝。
有灵泉辅佐的酒,味道就是不一样,口感相当好。
“这次的味道怎么这么好?”陈大旺纳闷不已。
“大概是米跟酒曲好,还有你的技术增长了吧。”陈昭昭笑着说。
陈大旺不好意思地笑了,“酒要好,酒曲很重要,这次买到的酒曲估计特别好些,可惜没多买些。”
“下次再去粮站买这个牌子的酒曲就好了。”
“牌子?”陈大旺不懂,“不都是酒厂出的吗?”
“粮站有几个酒厂出的酒曲呢。”
“原来这样。”陈大旺了然点头,看着酒从蒸馏管里流到酒桶里,闻着空气中的酒香。
他忍不住说:“这酒我都不舍得卖了。”
“那留一些封几年,剩下的卖掉,反正再烧就是了。”
“就怕下次出不了这么好的味道。”
“肯定能的,放心吧。”
把酒全烧出来,一称,最后得了两百八十二斤酒。
陈大旺留了五十二斤,其他的都卖给张婶。
供销社的散装白酒卖八毛一斤,瓶装从一块到一块五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