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泰的聪慧,自然能看出他刻意表达的亲近让杨倩芸产生了“畏惧”的想法,但在他看来这个结果却是太正常不过。以往秦王府就调查过杨家,杨青松不过是边远小城小小士族子弟,两家地位相差巨大,杨四郎一个小孩对皇族贵胄有敬畏心才是正常的。
他这么做算是折节下交了,以后他会常常过来杨家庄,常来常往,相信过上一段时日与这小子熟悉后,两人之间的距离感自然而然的就缩短了,杨四郎最好要像他身边围绕的那些贵族子弟一样,尊他敬他,事事以他为先,他的一番心思才能算圆满。
当然,杨四郎还得保持独具一格的想法和做法,否则他就不值得他李泰如此看重了。
杨倩芸垮起了脸,长孙无垢当面背后这话已经说过几次,哪怕她找理由也拒绝不了,被这个女人惦记着杨倩芸只感觉头大,实在是那些之夫者也的古文她学来做什么?莫要说靠进学来增长见闻学识,她前生已经读了二十来年的书,还有三十来年的人生阅历!
“哈哈,杨四郎,好儿郎岂能无所作为蹉跎度日,你的惰性该改改,莫荒废了你一身的本事!你也莫心忧我母妃严厉,我已经与父王母妃说好了,在你忙碌土地改良事情的这一年里,就由我来代授你的学业,一年后你入王府进学绝不会落下很多,你要相信我!“
杨倩芸弱弱道:“二公子今日来我的庄子,莫非?”
李泰顿时哈哈大笑,他那胖乎乎的脸上尽是得意:“是的,由我代师授课,监督你进学,我母妃还说了,往后你每隔一段时日还得去王府找夫子考量学业的进展,四郎你可别懒啊,她会亲自过问的。”
杨倩芸叹气,不管是读书还是与李世民子嗣的接触,折腾来折腾去结果一样都没能躲掉。
看杨倩芸愁眉苦脸的样子,李泰以为杨倩芸是在担心将来没学好会受到长孙无垢的责罚,于是拍着胸口道:“四郎,你放心吧,跟我差不多年纪的人都没我学的好,这是我们王府里所有夫子的评价,你只要好好听我给你讲解,不愁过不了夫子那一关!”
我真是谢谢你呀,若不是你李泰没事找事,我何至于多出这些事!杨倩芸心里郁闷,面上也只得浮起了笑脸:“那往后四郎的学业就麻烦二公子了!”
“好说,悄悄跟你说啊,其实我在王府里呆的挺烦闷的,特别想出府走一走。可父王和母妃不让,总说我人还小,还说外面的是非太多!亏得有你出现,还得他们俩的另眼相看,你的庄子也足够清静,我总算有个地方可以出来转悠了!”李泰的态度又随意了许多。
这时候的李泰还没有往后复杂的心思和野望,杨倩芸不得不承认,抛开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去看待李承乾和李泰,这时候的他俩其实并不惹人讨厌,相反他俩都是聪明好学之人,谦和守礼,比那些豪门世族的子弟好的太多了。
无法避开与李承乾和李泰接触,杨倩芸不得不考虑换个思维和做法,那就是让李世民始终认为,她对他的子嗣们一视同仁好了。李世民的子嗣太多,了解历史的杨倩芸其实只需要好好注意对待那几个在历史上留下了事迹的。kΑnshu5là
换了个思路杨倩芸的心情好多了,李胖子不过比自己大月份,一个不足八岁的小屁孩子哪怕再聪慧,本身的能耐也有限,要“收拾”他不算是太难的事情。
李泰心里高兴,但也没忘了自己的使命:“四郎,你这庄子应该有书房吧?”
“当然有,你这是?”
“我今日过来一是先告知你进学的消息,二则是瞧瞧你书房里都有些什么书籍,若有缺少的我得列个清单,我下回过来的时候就一并给你带过来,省得你缺书得到处寻!”
别以为市面上的书屋里什么书都能寻到,许多好书孤本都被世家收藏起来了。离谱到什么程度呢,例如有权贵家的女儿出嫁,珍藏的书籍也可拿来作嫁妆!李泰哪怕动机不纯,能亲自上门教学,所想又如此周到,还是令杨倩芸挺感动的。
“我不太清楚需要些什么书籍,二公子,不如你书房瞧瞧去?”
李泰挺好说话的,笑道:“行,那就瞧瞧去!”
杨倩芸嘱咐紫竹,让绿竹弄些好吃食招待李泰,顺便多准备几份吃食给李泰回去的时候带上,这才领着李泰往书房走。
书房其实也不远,就在同一个院子。
屋子很大,推开大大的窗户就对着一池的莲叶,窗口恰巧有一棵垂柳,细长枝条泛着绿叶在窗口飘荡,恰好可以遮住太阳光。窗户边摆着一个大大的案几,案上文房四宝齐整,有个大大的圆桶青瓷陶罐摆在案头,几枝鲜绿的枝条插在其中,让整个屋子鲜活了起来。
案几后是一张有椅背的胡凳,椅子和靠背上面都覆着一层厚厚的软垫,不远处还有一个软塌,放在另一个窗户边,同样是软软的垫子覆面,让人一见,就感觉很软和。
屋子一角专门用了来放书。杨倩芸的庄子越弄越好,张书雅和杨辰希两兄弟都不知道送什么给她了,知道她闲着没事就喜欢看书打发时间,于是隔不了多久就会给她送一批书来,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堆了好几个架子了。
“你这书房弄的不错!”李泰自觉主动的先坐了案几后的胡凳,舒服的瘫在椅子上蹭了蹭:“给我也准备一张这椅子!”他苦起了一张脸:“王府里讲学我们都是跪坐,一坐就是一个时辰,腿疼的要命,换成这椅子我坐一天都不觉得累,四郎,你说你的脑子怎么就那么好使呢!”
杨倩芸微笑,心里暗道这可不是我的智慧,我只不过是个搬运工而已。
“上次王爷与二公子过来我庄子的时候,我给了王爷桌子和胡凳的图样啊,难道王爷没有令人做些给府里用?”杨倩芸好奇问道。
李泰叹气:“做倒是做了些,我母妃着人打了一些桌椅用,那些来王府的将军和大臣们觉得好用,夸赞不已,然后就被父王送与了他们,后来越发不可收拾,好多人来要,令做活的人都赶不及了,做一个出来就被抬一个走,直到现在我们王府自己都没能用上!”
杨倩芸失笑,没想到简简单单的桌椅,倒是让李世民做得一手好人情。
“咦,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泰抬头便看见墙壁上挂着的一副字,一下子激动了:“嘿嘿,四郎,我可是听过坊间的传言,这半句诗出自半日闲茶苑东家之手,说的就是你,好多人都在尝试把这半句诗给写全乎,可对了许久大伙儿总觉得意境不对,你赶紧把这首诗给说全乎咯!”
杨倩芸摊了摊手:“没有!”
李泰愕然:“真没有?”
“真没有!”杨倩芸摇头。
有肯定是有的,全诗《题鹤林寺僧舍》的原文是: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杨倩芸只是摘了其中一句,真要她把全文默出来,就问诗中的话义符合她的身份和经历吗?还不如给大家留个悬念,给茶苑一个永远的话题。
李泰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个叹息有着对残诗的可惜,短短一句话也反映了杨倩芸内心的写照。知道是杨倩芸所写,李泰更加佩服,他结识的所有人里面就没人有这个才能,用简短精确的几个字就能把一个人淡化人生功利、平和情绪心态的意境表达出来了。
他深深的记得父王母妃知道这句诗是出自杨四郎之手后,他们惊讶的神情。父王甚至当时还对他和大哥说,杨四郎就是个不爱争名利的,擅长藏拙,要他俩往后多多结交,没坏处。李泰把这句话藏在了心里,也是他愿意折节下交杨四郎的原因。
李泰也不介意:“行吧,你什么时候想把它写全乎的时候,莫忘了予以我鉴赏!”
杨倩芸也在书案对面坐下来,并唤过来管理书房的小丫头侍候:“二公子,你看需要些什么书,我先让丫头找一找,找不到了就只能麻烦你了!”
“我把该习的先列出来,你看看哪些你是学过的,把书找出来温故知新,你我再对议,辩论,先生的讲义你就明白了。再把你未学过的勾画出来查查你的藏书,缺少的我下次带来,你可先试着学,你的疑问若我也不明白,我回去后找夫子释疑,回头再给你讲解。”
杨倩芸拱手:“辛苦二公子了!”
李泰一边在纸页上写书名,一边哈哈笑道:“不妨事,你我结交不必计较这些小事情,往后我们一起学习,说不定你独到的见解也能拓展我的眼界。嗬嗬,若你真觉得我辛苦,往后我来的时候,好吃好喝好玩的侍候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