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对老婆的信仰一直是半信半疑,不过听老婆说给二仓烧的香很顺。
二叔也就感到五分欣慰。
二仓的亲事有了实质性进展,双方都表示满意,进入了讨论订亲的环节。
二婶一趟趟往老家窜,就是跟他三婶一起,帮大嫂参谋订亲的细节。
当然,连同大嫂的心病,俩弟媳妇肯定也是知道的。
并且跟大嫂一样一筹莫展。
二婶的意思是,能不能找个中间人去说合一下,看看能不能跟大仓他二舅重归于好?
三婶一听二嫂这个主意,感觉很有道理,于是力劝大嫂找人说合。
——其实刚刚三婶差点破口而出大骂魏春平。
那年魏春平在县城把秉礼打得住院,三婶到现在想想就心疼男人,深恨魏春平。
但是现在这事牵涉到二仓的终身大事,牵涉到二仓幸不幸福的问题。
三婶感觉,二嫂说得对!
可是大仓娘深知弟弟和弟媳恨自己多么地之入骨。
找人说合根本不管用。
于是妯娌仨就一起为这点小事纠结。
总感觉二仓的亲事事事如意,偏偏就因为姐弟不睦这点小瑕疵,让事情变得不完美。
让人心里吊吊着总不踏实。
没想到吉人自有天相,魏春平两口子主动提出和好。
大仓娘当然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并且为了表示诚意,把自己正因为姐弟不睦而纠结的情况跟爹娘说了。
意思是巧了,这一合好,姐弟俩的感情恢复来了,同时姐弟俩遇到的难事也解决了。
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二婶再次从县城窜回来,妯娌仨凑在一起的时候,大仓娘兴奋地把这个喜讯告诉了两个兄弟媳妇。
仨人都高兴坏了。
真的,谁也没有“不惮以最深的恶意去揣测别人”。
魏春平把他所遇到的难事跟姐姐摆明了,姐姐也把她遇到的纠结跟弟弟反馈回去。
这就叫以诚相待,一好百好。
只等魏春平两口子来赔礼道歉之后,姐弟之间的矛盾就满天乌云散。
这回,二仓亲事当中唯一的小小瑕疵彻底解决。
大仓娘再次去亲家那里,继续商量具体的订亲事宜的时候,明显底气十足。
也就再无隐瞒,把自己唯一感到纠结的,可能让顾老师误会的,自己人格上的“瑕疵”,向顾老师和盘托出。
最后告诉顾老师,自己的弟弟和弟媳妇最近这几天就会登门给自己赔罪。
自己肯定也会原谅弟弟以前跟自己闹的矛盾。
大仓娘感慨地说:“顾老师您是文化人,懂得比俺多。
其实刚才俺跟您说的那些事,也不全是俺兄弟的错。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姐弟闹到不上门,俺这个当姐姐的也有毛病。
好歹这回能和好,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您说从小带大的弟弟,这么多年不上门,当姐姐的心里能舒服吗?
再说了,顾老师您当了多年的教师,左近方圆这些村,但凡认识您的,谁不敬服您的威信!
咱们马上就要结亲家的,要是俺这个当姐姐的连兄弟都不上门,俺家也配不上您家啊!”
不得不说,因为就是看上了云丽了,而且遇上云丽他爹是多年的老教师,德高望重。
这让大仓娘都变得有点谄媚的嘴脸。
这一番话,是她的肺腑之言,但也稍微带一点戴高帽的味道。
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圣人都不能免俗,何况是顾老师。
而且大仓娘这番话,说的也是实情。
顾老师本来有点小清高,而且在村里也确实是德高望重。
准亲家母这一番话,顾老师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