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32 吴厂长的好儿女

不发工资了,吴新刚依然不想去厂里上班。

除了不愿看到郑淑叶、孙延成、梁进仓,以及跟他们走得近的那些人,他还愁上班了。

在家每天搂着香暖可人的黄秋艳多好。

黄秋艳到现在也是一直没上班。

正月里俩人完婚,更是可以名正言顺整天搂着了。

没白没黑。

就像用水胶给粘成连体人了一样。

甚至太阳高照的大白天,婆婆去叫儿子儿媳吃午饭,都亲眼目睹不可描述的一幕。

都是成家立业的人了,哦,都是成家的人了,也该立业了,可他这样一天天不事生产,以后有了孩子,拿什么养活老婆孩子?

难道让你的父母养一辈子?

绝大部分的老农民,只要给儿子娶了媳妇,都会跟这个儿子分家。

吴光荣也很想把儿子分出去。

可是想到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分出去容易,等到自己老了,再合起来就难了。

就一直犹豫着,也理解年轻人刚结婚,新婚燕尔如胶似漆,没心思生产劳动,过一阵儿就好了。

其次家里还有一个女儿。

两个大女儿早就出嫁走了。

三女儿二十一了,还没婆家。

她有个人人羡慕的好工作,干供销社。

工资不低,可是一分钱都拿不回来,谁知道都买了什么?

反正从来不在本供销社买衣服,都是坐车去县城百货大楼买。

雪花膏一大桶一大桶的买。

花钱大手大脚惯了,整天嫌工资太低。

还嫌干供销社这个工作太累,整天在柜台后边站着,就跟坐监狱罚站一样。

还太下贱,就是来个三岁孩子拿着一分钱要买一块糖,你也得伺候他。

别看三女儿整天抱怨工作又累又下贱,其实吴新丽已经是夏山公社闻名遐迩的“四位大娘”之一了。

其他那三位分别是国营饭店一位卖饭的,收购站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还有一位,是吴新丽的同事。

看来供销社是大娘辈出的部门啊。

所谓“大娘”,就是工作态度极为恶劣。

你在她手里买点东西,简直能让她的言语给顶死。

那个不耐烦,比你纠缠了她八天八夜还要让她烦躁。

比方你来到柜台前跟她说:“同志你把手电筒拿给我看看。”

她就烦躁坏了:“你要看两节的还是三节的,到底买不买,不想买的话就别看。”

“同志,我肯定是想买啊!”

“想买你还看什么?拿钱就是。”

顾客在她面前,简直比犯人都没人权。

当然,烦躁还算态度好的时候。

态度不好的时候,你叫她好多声,她都装作没听见。

可是顾客又有什么办法?

你嫌她态度不好,不买了,不买了你用什么?

只此一家,别没地方买去。

你要是敢跟她顶撞,她不卖给你了。

顾客被当做犯人一样训过来斥过去,也只能默默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