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庞文泽所筹之粮部分为渔阳谢家被查封的粮食,部分为渔阳董家暗中所予。
这一步计划的核心便在于制造‘粮满恐慌’。
待反攻帷幕彻底拉起后。
必然将会有部分中小型世家、商贾因利益被断,以及粮满恐慌等因素。
而选择铤而走险。
许奕之所以会有如此判断。
无外乎是因此番运粮抵燕的世家、商贾多而杂。
多而杂在一定程度上便意味着一盘散沙。
在真正的致命危急到来前。
一众体量不同且又有着利益瓜葛的世家、商行自是极难凝聚成势。
而对付一盘散沙,粮满恐慌足以。
即使到这盘散沙在粮满恐慌下克制住了内心邪念也无所谓。
许奕所留计划中,自会有一两场‘意外’令其无法再行克制。
一旦有人选择铤而走险。
许奕所制定的计划便可顺势开启第二步。
即:调兵剿‘匪’,收匪之粮以充官仓。
从而进一步人为地制造粮满恐慌。
到了这一步,必然将会有人坐不住率先降价。
即使所有人都能坐得住,许奕亦无丝毫畏惧。
无非是提前将朱、梵、董等家族掌控的中小型世家、商贾暴露些许。
这部分中小型世家、商贾掌控之初的目的便在于此。
到了那时无非是早暴露、晚暴露的问题罢了。
而一旦有人开始降价,许奕所制定的第二步计划便算圆满结束。
接下来便是连环计的第三计。
即:朱、梵、董等家族择合适实际下场。
以朱、梵、董等家族自身体量、影响力以及自身粮食储备。
朱、梵、董等家族一旦下场,顷刻间便可于燕地内掀起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
朱、梵、董等家族截断燕地水路。
王文廉所负责的新官道一事,亦会于此时悄无声息地拉开帷幕。
到了这一步。
任那群世家、商贾再如何定力极佳,恐也极难继续保持清醒。
届时,摆在那群世家、商贾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选。
一、忍痛随波逐流降价回血。
二、走陆路打道回府。
看似两条路可选。
但事实上因水陆两路皆被断。
兜兜转转后等待那群世家、商贾的只有忍痛随波逐流可走。
辽东、辽西、涿郡三郡进退同盟之所以最终屈服于朱宗廷三人。
其根本原因便在于此。
当然,这其中还存在一笔交易。
此交易即:朱、梵等家族吃下三郡进退同盟手中的粮食。
只不过价格需随波逐流。
而到了这一步。
连环计第三计便算圆满结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自一众外来世家、商贾将主意打到燕地,并运粮入燕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