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层地狱’。
望了望身后消失的后路,看了看紧闭的大门,想到自己一个人孤身在此,王斌果断打消了进十八层地狱一探究竟的。
石板路在地狱石楼前转了弯,背离地狱远去,数里后,石板路两旁又是一望无际的彼岸花。平心静气,金光护体,继续前行。数十里之后,又一座比‘十八层地狱’规模更大的黑色石城立在道路一侧:
‘枉死城’。
此城乃是枉死之人的集中地,那些阳寿未尽提前死亡之人,全部集中于此,静等阳寿过完,再去轮回。看着大开的城门,料想也是空城一座,王斌决定继续前行。
过了枉死城,也不知道前进了多久,直到彼岸花逐渐消失;黄泉路的尽头是一座三百多米宽、一千多米长的黑色石拱桥;桥下是一条将千米宽的大河;干涸的河道铺满了各种动物的尸骨。一座石碑,印证了王斌的猜想:
‘忘川水奈何桥’。
回望消失来路,以及无尽的彼岸花花海,王斌顺手摘下路边一颗彼岸花。意外的是,彼岸花离开黑色的枝干后,鲜红的花朵迅速变的暗红、变黑,随后化作一片黑烟消失不见。摘下一杆紫叶,结果同样化成一缕黑烟。
王斌想了想,手化剑诀,在一支彼岸花上画了一道封禁符,再次折下,果然彼岸花完好如初。王斌大喜,依样又采折了一支彼岸花和两支紫色的枝叶。望着手中娇艳喜人的彼岸花,本想多摘几朵,怎奈自己的布袋太小,多了装不下。将花、叶装进布袋中,朝着奈何桥前进。
奈何桥,一座由黑色巨石搭建的拱桥,横跨整个忘川河,在拱桥中心最高处,有一个直径十丈的白色玉石台:
‘望乡台’。
一脸好奇的王斌,沉思许久,最终还是迈了上去,站在石台上,向前方、左、右分别望去,发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地府都空了,望乡台肯定也失效了!”
当王斌转身,看向来路,瞬间呆立石化:
一幅幅画面清晰的出现在眼前,从出生那天开始,到蹒跚学步,到上学,到工作,到修道,一直到如今站在这里······一生种种经历,竟然全部完整清晰的呈现出来。直到最后一幅画面:
王斌在此站上望乡台,画面逐渐模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黝黑的桥面,以及桥的头遮住黄泉路的黑雾。
而脚下的奈何桥并没有像走过的黄泉路一样消失。
顾不上这些,还沉浸在人生画面中意犹未尽的王斌,走下玉台,再次站上玉台,一连重复了几次,画面再也没有出现。围着望乡台研究了好几圈,无论怎么看,就是一个普通的白玉石台,除了正中间有个小黑窟窿,没有任何奇特之处,连个符文都没有。神识、紫瞳、敲、摸、踢、打,折腾半天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想把整个望乡台连根拔起,抬走,又觉得太大、太麻烦了。
纵使不甘心最终也只能放弃。
凭栏而望,看着干涸的河道中那无尽的尸骨,有人的、也有各种动物的,王斌摇了摇头,沿着奈何桥继续前行。
下了石桥,路前方有一个巨大的四方形石台,石台前面刻着三个字:
‘驱妄台’。
“这里应该是喝孟婆汤的地方了。
喝了孟婆汤,与前生彻底再见!
可惜呀,如今地府已空,孟婆不在,孟婆汤也没处去喝了!”
王斌轻声一叹。
黑石路在驱妄台转了弯。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一抬头,一块百米高的青色巨石,背靠忘川河,矗立在路旁;光滑如镜的石面,微微向下倾斜,石头上面横陈着三个硕大的血红古字:
‘三生石’。
随着王斌目光看向‘三生石’,原本光滑的石面上开始闪现出一段段文字,穿插着一幅幅画面,正是王斌刚才在望乡台上看到的人生。
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文字,重现着整个人生。
王斌一边看,一边回忆,思想逐渐沉迷,意识也逐渐迷失。
“叮!叮”
承影宝剑的剑鸣突然出现在脑海中,王斌一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随着意识清醒,本能感觉到巨大的危险出现在眼前。顾不上看清是什么,双腿瞬间一崩,身体随之往后一退,同时拔出承影剑向前一砍,当啷一声,宝剑似乎砍在了一件硬物之上。
王斌身体飞退到驱妄台上,宝剑横陈,冷冷的盯着前方:
原本刚才站立之处,一具白色人形骨架,正缓缓站起身!
白色骨架,看起来像是一个成年人,身高比王斌略矮,全身雪白,头顶之上悬浮这一根黑色石钉,石钉尖头指向王斌。
白骨慢慢站起身形,看着王斌,脑袋一斜,似乎在思考王斌为什么会突然醒过来;毕竟再晚一秒钟,哪怕半秒,黑色石钉就插进王斌脑袋中了。
原本要杀王斌的并不是这具白骨架,而是头上悬着的那根黑色石钉;在王斌回忆人生的时候,石钉缓缓插向王斌额头。眼看就要得手,没想到王斌突然醒了过来,一边后退一边拔剑劈砍,直接将悬浮的黑色石钉砍落在地。正好落在一旁的白骨之上,白骨顶着黑石钉缓缓起身。
既然对方先下手偷袭,那自己也就没必要客气了!
王斌瞬间提剑朝白骨攻来,白骨手持一把黑铁剑也朝王斌迎来。
一活人,一白骨,一通透玉剑,一把玄黑铁剑,瞬间拼杀在一起。十几招之后,终究还是承影十三式技高一筹,挡住黑铁剑,轻轻一扭,一砍,白色骨架手臂便被砍断,铁剑落地。紧跟一脚,将白骨踢落干涸的河道中。